以达斡尔族为主体多民族居住的达斡尔乡满都村是自治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以庭院经济助推型的成吉思汗镇繁荣村,2008年争取发改委70万元扶持资金,建成生猪养殖场一座,同时采取股份制形式,引导56户农民加入合作社,当年养殖生猪600余头2009年该村生猪头数达到800头,以每头1200元、每年两次出栏计算,生猪效益在192万元以上不仅如此,这个村还发展特色种植,今年从北京神农金谷食品技术有限公司引进四棱豆试种,亩产500斤,由公司按每市斤20元负责收购,亩效益在10000元以上明年,该村准备在此基础上,与公司签订种植300亩的种植购销合同,为发展庭院经济提供典型引路面对三鹿奶粉事件带来的奶源市场下滑的严峻形势,为保护村民利益,该村两委一班人积极筹措资金80万元,新建4座现代化挤奶站四棱豆生长习性目前,该村奶牛存栏已达1796头,年生产鲜奶7000吨,目前奶业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的50%与此同时,这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目前该村在原有的酒厂、肉牛养殖场年盈利1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招商引资460万元建立了呼伦贝尔市满都原生态盐渍有限责任公司,“蒙之花”系列泡菜填补了呼伦贝尔市空白2008年满都村农民人均收入突破5600元,高出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8% 以现代农业引领型的关门山办事处苇莲河有机农业园区,依托三条河流灌溉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2006年,苇莲河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通过丰禾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260万元,截至2008年,该项目园区绿色水稻种植已达5万亩,产量在1100万斤以上,平均亩产1000斤,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400万元四棱豆做法 素有“粉条乡”之称的中和办事处福泉村是呼伦贝尔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该村生产的马铃薯手拍粉已有百年历史2004年,福泉村党支部将现有马铃薯加工户组织起来,成立了蒙东库堤河马铃薯加工协会,会员占经营户的85%以上截至目前,全村近200户作坊、500户农民通过入股村办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其生产的“库堤河手拍粉”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后,产品供不应求,据统计,200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农户304户,1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18户手拍粉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扎兰屯市的126个行政村中,有7个先后培育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试点村,被形象地称之为 “7朵金花”,这就是规划建设引导型的哈拉苏大兴村、集体经济主导型的达斡尔满都村和体制机制创新型四棱豆食用功效的雅尔根楚五道沟村等7种特点鲜明的试点村,有力地辐射带动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以劳务输出型为主的关门山乡办事处野马河村,因全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劳务输出实现破题2007年,该村有组织向黑龙江省宏远工程建筑公司输出劳动力130多人,干了5个月的活,出去务工的农民收入就达13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2008年,这个村270名劳务输出人员再次与该公司签订公路建设协议,仅5个月的建筑工期收入210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20元;2009年,野马河村又与佳木斯路桥公司签订了修建桥凼协议,此次全村输出280多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33.1%,目前平均每人收入10000多元与此同时,这个村在国家实施的一处棚户区改造项目中,不仅输出80多人的劳动力,还带上了农民自己的钩机和四棱豆的营养翻斗车,一个工程下来就赚了14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高达17500元,实现了由简单的劳务输出到人力与设备的整合输出的转变目前,野马河村的劳务输出已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位居农牧业收入前列 雅尔根楚五道沟村是扎兰屯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8年,这个村率先成立了自治区首家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凤鸣合作社,290户村民以土地集中入股的方式集中经营入社土地7900亩,占全村耕地的98%集中起来的土地由12个种田能手经营,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入社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800元,较上年增长61.7%2009年,合作社集中经营的7900亩耕地预计亩收入达260元,按“红利”返还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7200元左右 哈拉苏大兴村是全国精神四棱豆品种文明先进村,按照“发展新产业,改造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的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2008年至2009年两年中,经过村民“一事一议”形式,在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筹集资金372万元,实现了“三纵十六横”总长10公里的整村道路硬化,并对原一纵十一横的村路进行绿化,实现路成网树成行村民们自豪地说:“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现在出门在村里走上一圈脚都不沾泥——我们出行和城里人没啥两样!”如今,大兴村电视普及率100%?熏电脑入户率30%?熏全村200户农家全部使用上了环保厕所,31%的农户使用上了沼气 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