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药鉴定的考试内容所占分值达到32分。年,中药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内容占考试分值或将继续提高,其中课本附录《常用中药彩图》数量增加,共有味常用中药。据星恒教育教研团队专家预计,看图认药将考到10分以上。以下是《常用中药彩图》完整图片版,希望广大考生用手机随时查看记忆!另外,还整理了部分中药鉴定的内容,以及将一些彩图中的中药的突出特点标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大家可以对应着课本,在书里划下图片下方的文字,这些文字都是这些中药的突出特点,有利于鉴别和记忆。) 中药〡方剂学知识汇总 柞皮汤 柞木皮3钱,土茯苓3钱,银花2钱,荆芥2钱,地黄2钱,芍药2钱,防风2钱,牛膝1钱,木瓜1钱,黄柏1钱。 《霉疠新书》。 霉疮皮肤溃烂。 上(口父)咀。以水5合,煮取2合半,去滓温服。 坐药 蝙幅2分,牛膝3分,麝香少许,小茴香2分。 《良明汇集》卷四。 妇人干血劳。 用蚕茧1个装在内,外用丝绵包裹,线缠,留线尺许在外,送入产门内,候日足自下。如1月在内1日下,2月在内2日血下而出。 上为末。 桐油饯 桐油3-4匙。 《外科正宗》卷二。 喉风、喉闭。其症先两目紧闭,胸膈气急,呼吸短促,蓦然咽喉肿痛,手足厥冷,气闭不通,顷刻不治。 先用温汤半碗,加入桐油3-4匙搂匀。用硬鸡翎蘸油探入喉中,连探4-5次,其痰壅出,再探再吐,以人苏醒声高为度。后服清咽利膈之药。 探吐顽痰。 雀盲散 炒肝散 建昌军螺儿蚌粉3钱(为未),雄猪肝1叶。 《直指》卷二十。 遇夜目不能视者。 用竹刀披开猪肝,纳蚌粉于中,麻线扎,第二米泔煮7分熟。又别蘸蚌粉细嚼,以汁送下。 炒肝散(《普济方》卷八十三)。无蚌粉,以夜明砂代用。 青艾叶 咽喉肿痛。 取汁,灌入喉中,立愈。 《疡科选粹》卷三 珍黛散 珍珠g、牛黄36g、青黛g、冰片68g、滑石g. 本品为灰蓝色粉末;气芳香,味微凉。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生肌收敛。用于口舌生疮,复发性口腔溃疡及疮疹性口腔炎。 吹撒涂搽患处,每日3-4次。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治痢片 木香96g、白芍48g、延胡索(醋炙)、96g、吴茱萸12g、盐酸小檗碱10g.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气香,味苦,微辛。 理气和血,燥湿止痢。用于大肠湿滞、寒热凝结引起的红白痢疾脓血相杂,里急后重,腹中作痛。 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 密封。 敦复汤 温补肾阳。主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强,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泻者。 水煎服。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人体十二经络穴位口诀 手太阴肺经(左右共22穴)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左右二十二孔穴流注线:此一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颙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商阳,终于迎香。 足阳明胃经(左右共90穴) 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鹰窗乳中沿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历兑经穴终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头维,终于历兑。 足太阴脾经(左右共42穴)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指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凌穴血海萁门冲门开府舍府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胸乡周荣大包随流注线:此一经起于阴白,终于大包。 手少阴心经(左右共18穴) 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随神门少府少冲寻流注线:起于极泉,终于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共38穴)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收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于天容偶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少泽,终于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共穴) 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阙阴四心俞督俞隔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到白环各各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髎下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侠脊第二行魄户膏肓于神堂噎嘻膈关魂门九阳纲壹舍于胃仓肓门志室骲肓续二使椎下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附阳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通骨至阴小指旁流注线:起于睛明,终于至阴。 来源:网络,向作者致敬! 温馨提示:图片多,耗流量大,建议在有wifi的环境下阅读。 总共味中药 一、根及根茎类 根茎类中药是指入药部分是根茎或带有少量根部或肉质鳞叶的地下茎类药材。 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 根状茎。 根状茎:形状不一,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 鳞茎:呈扁平血状,节间极短,称鳞茎盘,上面有肉质肥厚的鳞叶,如百合、川贝母等。 块茎常呈不规则块状或类球形,如天麻、半夏等。 蕨类植物的根茎表面常有鳞片或鳞毛,有的根茎上密布叶柄残基。 双子叶植物根茎外常有的木栓层;横切面有放射状结构,木部尤为明显;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形成层环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横切面不呈放射状结构,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无髓部;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 还要注意根茎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川芎、白术的油点等。还应注意少数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结构,如大黄的“星点”等。 狗脊:近边缘1~4mm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 绵马贯众: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 大黄: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散在 何首乌: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牛膝: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轮同心环。 商陆: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 白芍: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 黄连:味连,形如鸡爪,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板蓝根: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 甘草:显“菊花心” 黄芪: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嚼之微有豆腥味。 人参: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三七:主根习称“三七”,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须根习称“绒根”。 川芎: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及错综纹理 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 玄参: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白术: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 苍术:茅苍术,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 半夏: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 天麻: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鹰嘴状的芽苞或残留茎基;底部有圆脐形疤痕。 白及:药材,呈不规则扁球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 二、茎木类 性状鉴定:需注意形状、大小、粗细、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及气、味。如是带叶的茎枝,其叶则按叶类中药的要求进行观察。 类别 形状 颜色 表面特征 质地 折断面 例如 茎类中药 木质藤茎和茎枝 多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有的扭曲不直,粗细大小不一 大多为棕黄色,少数具特殊颜色 外表粗糙,可见深浅不一的裂纹及皮孔,节膨大,具叶痕及枝痕 坚实 断面纤维性或裂片状,木部占大部分 鸡血藤可见特殊环纹;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感 草质藤茎 较细长,多呈圆柱形,有的可见数条纵向的隆起棱线,也有呈类方柱形 表面多呈浅黄绿色 节和节间,叶痕均较明显 质脆,易折断 断面可见明显的髓部,类白色,疏松,有的呈空洞状 石斛、苏梗 木类中药 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 表面颜色不一,有的具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有的因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 质地和气味可以帮助鉴别,如沉香质重,具香气;白木香质轻,香气较淡 鸡血藤: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 铁皮石斛:药材,铁皮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2~6个旋纹。 三、皮类 皮类中药因植物来源、取皮部位、采集和加工干燥的方法不同,形成了外表形态上的变化特征,在鉴定时,要仔细观察,正确运用术语是十分重要。 桑白皮:药材,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厚朴:干皮,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 杜仲: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黄柏: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白鲜皮: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有羊膻气,味微苦。 地骨皮: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四、叶类 药用部位为完整而已长成的干燥叶,这类中药称叶类中药。一般为单叶,如枇杷叶;少数用复叶的小叶,如番泻叶;有时尚带有部分嫩枝,如侧柏叶等。 鉴定方法: 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来其观察颜色和状态(完整还是破碎,单叶还是复叶,有无茎枝或叶轴,平坦还是皱缩)。 观察时,需将其浸泡在水中,使其湿润并展开后观察。注意叶片形状、长度、宽度等。 五、花类 完整已开放:洋金花、红花 完整未开放:丁香、金银花 药用花序采收未开放的:款冬花 药用花序采收开放的:菊花、旋复花 夏枯草实际上采收的是带花的果穗。 药用仅为花的一部分:西红花系柱头,莲须系雄蕊。玉米须系花柱,松花粉、蒲黄等则为花粉粒等。 性状鉴定: 常见的花类中药有圆锥状、棒状、团簇状、丝状、粉末状等;颜色一般较新鲜时稍暗淡,气味也较新鲜时淡。 辛夷:药材,望春花,呈长卵形,似毛笔头 西红花:取本品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杯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 红花: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质柔软。 款冬花:呈长圆棒状。常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长1~2.5cm,直径0.5~1cm。 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 丁香:药材,略呈研棒状,长1~2cm。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六、果实及种子类 果实类中药:注意是完整的果实还是果实的某一部分。表面大多干缩而有皱纹。 乌梅:肉质果尤为明显 栀子:果皮表面常稍有光泽 蔓荆子:具毛茸 陈皮、吴茱萸:可见凹下的油点 茴香、蛇床子:具有隆起的肋线 使君子:具有纵直棱角 种子类中药:大多是完整的成熟种子。大多呈圆球形、类圆球形或扁圆球形,少数呈线形、纺锤形或心形。表面各种纹理。 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吴茱萸: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 枳壳:呈半球形,外果皮有颗粒状突起。 决明子: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 桃仁:呈扁长卵形。 苦杏仁:药材,呈扁心形。 木瓜:饮片,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 马钱子:表面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 小茴香:背面有纵棱5条,横切面略呈五边形。 栀子:表面具有6条翅状纵棱。 七、全草类 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全体:紫花地丁、蒲公英 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益母草 药用部分为地上茎:肉苁蓉 药用部位为草质茎:麻黄 性状鉴定根据所有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及注意原植物的特征(颜色、表面特征、大小等)。 八、藻、菌、地衣类 藻类中药:与中药关系密切的藻类主要在褐藻门、红藻门,少数在绿藻门。 绿藻多在淡水,极少数在海水中。植物体蓝绿色。 红藻大多生长在海水中。植物体多数呈红色至紫色。 褐藻是藻类中比较高级的一大类群,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植物体呈褐色。 菌类中药:常见的名词术语有菌丝、菌丝体、疏丝组织、拟薄壁组织、菌核、子实体、子座等。 地衣类中药: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含特有的地衣酸、地衣色素、地衣多糖、蒽醌类、地衣淀粉等成分。 九、树脂类 性状鉴定: 除了形状、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当面来鉴定,商品树脂类中药有时混有杂质,如树皮、泥土、砂石以及色素等,还需要对其品质优良和纯度做物理的、化学的测定,如在一定溶剂中的溶解度、浸出物以及树脂的灰分、酸值、皂化值、碘值、醇不溶物等。 其中酸值对于树脂的真伪和掺假具有一定的鉴定意义,但同一种树脂,其理化常数也可能因样品的纯度不同而有差异。 对树脂质量的控制,还应对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如挥发油、总香脂酸、树脂等进行含量测定。 没药: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 乳香:呈长卵形滴乳状 血竭: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 十、其他类 主要包括植物的某一或某些部分直接或间接的加工品,如儿茶、芦荟、青黛等; 蕨类植物的成熟孢子,如海金沙等; 某些植物体上的虫瘿,如五倍子,没食子等。 海金沙:将其少量撒于火上,即发出轻微爆鸣及明亮的火焰。 十一、动物类 常用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分有所不同,首先可以根此分类,进行分类记忆。而性状鉴定是最常见的方法,因为动物类中药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别中药的特殊性,可以观察其专属性特征,如形状、表面特征、颜色、质地、特殊的气、味等。 鉴别方法: 手试法:毛壳麝香手捏有弹性;麝香仁以水润湿,手搓能成团,轻揉即散,不应沾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水试法:熊胆仁投于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降而不扩散;牛黄水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火试法:麝香仁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气泡,浓香四溢,灰化后呈白色灰烬,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马宝粉末置于锡箔纸上加热,其粉末聚集,并发出马尿臭等。 地龙:广地龙,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 蟾酥: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牛黄: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麝香:毛壳麝香,内层皮膜,习称“银皮”。麝香仁野生品,习称“当门子”。 蕲蛇:其头,习称“翘鼻头”;其背部“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腹部,习称“连珠斑”;尾部,习称“佛指甲”。 金钱白花蛇: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 十二、矿物类 鉴别方法:可通过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气味、硬度、相对密度、条痕色、透明度、光泽、解理、断口、有无磁性等进行鉴别。 矿物类中药的形状常与其内部的构造有关: 方块状:自然铜 类球形:蛇含石 片状:红粉、青礞石、云母石 斜方柱形:方解石 针状或毛发状集合体:天然硝石 不规则块状:磁石、海浮石、硫磺 矿物均有固定的条痕色: 樱红色或棕红色:赭石 浅橘红色:雄黄 黑色:磁石 白色:芒硝、紫石英、硝石 无色:胆矾 矿物的硬度各不相同: 1~2级:硫磺 2级:硝石 2.5级:胆矾 3级:方解石 5级:炉甘石 5.5~6级:赭石 6~7级:磁石 具有磁性:磁石 芒硝:暴露空气中则表面逐渐风化而覆盖一层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钠),条痕白色。 石膏: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 滑石:有蜡样光泽,条痕白色。 炉甘石:似蜂窝状。 赭石: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相同大小的凹窝。 自然铜:具条纹,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 执业药师备考交流云南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