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草别名: 仙草 仙人草 仙人冻等 民间传说 传说明末时兵荒马乱,有一户梁姓人家避乱逃到信宜水口双狮墟,所带口粮早已食尽绝,梁家从附近人家讨得大米半升,但一家几口人,杯水车薪,主家的小婶无计可施,拖着饥饿劳累的身子,在路边小山坡的一草丛旁坐下流泪,不想饥饿难忍,随手拔了一把野草就往嘴里塞,嚼着嚼着发现野草汁液淡甘,带有胶性,一时饥渴尽消,精神了起来,梁婶知道这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草,便有了主意,她采摘了一大捆野草回来,把讨来的半升大米泡软,到附近一人家借用磨石,把采来的野草与大米一齐磨成了浆,准备煮成糊糊分给家人食用.等煮熟后,梁婶怕家人问这是什么糊糊,自己不好答,便把煮好的糊糊藏到小溪的石隙中,自己又回到采草的地方,拔了几根去借用磨石家问.不想别人也不知这草叫什么名字,只说了一声:"梁婶!"摇摇头走了.梁婶是外地人,初到贵境也不便深问下去,以为梁婶就是这种草名字,便记了下来.当梁婶回到小溪的石隙中取出糊糊时,奇迹发生了,那盆糊糊受溪水浸泡,竟然凝结成碧绿的冻状糕样,梁婶用勺挑出一块尝尝,发现该糕清香可囗,便拿去给家人食用,家人问这糕名字时,梁婶用她那外地口音说:"这是凉粉!"于时凉粉这名字就传开了,因为凉粉这种冻糕是用草做的,就干脆把凉粉糕称作凉粉草,以示对梁婶的区别,后来梁家因发明了凉粉这种食物,得以谋生手艺,就在水囗双狮墟定居下来。 植物识别 一年生草本,高15-cm。茎上部直立,下部伏地,四棱形,被脱落的长柔毛或细刚毛。叶对生;叶柄长2-15mm,被柔毛;叶片狭卵形或宽卵圆形,长2-5cm,宽0.8-2.8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圆,边缘具锯齿,两面被细刚毛或柔毛。轮伞花序多花,组成总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侧枝,花序长2-10cm;苞片圆形或鞭状卵圆形,具尾状突尖;花萼钟形,长2-2.5mm,密被疏柔毛,上唇3裂,中裂片特大,先端尖,下唇全缘,偶有微缺;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长约3mm,外被微柔毛,上唇宽大,具4齿,2侧齿较高,中央2齿不明显,下唇全缘,舟状;雄蕊4,前对较长,后对花丝基部具齿状附属器,其上被硬毛,花药汇合成一室;子房4裂,花柱较长,柱头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黑色。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中药识别 全草长20-45cm,呈灰褐色或棕黄色。茎方柱形,直径3-6mm,有分枝,被疏毛或细刚毛,幼枝毛更明显,质脆,断面中空。叶对生,多皱缩,黄褐色,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长3-5cm,宽2-3cm,先端钝尖,基部渐收细成柄,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被疏长毛,质稍韧,手捻不易破碎,水湿后显粘滑感,水煎液有胶粘性。气微,味甘淡。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凉粉草的地上部分。 采集加工:夏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或晒至半干,堆叠焖之使发酵变黑,再晒至足干。 性味归经: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暑。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中暑,感冒,黄疸,急性肾炎,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常用附方 1、治暑热:凉粉草适量,捣烂水煮,待成黄褐色后,去渣,取汁和米浆煮热,冷却成黑色胶状物,拌以砂糖,代茶饮。 2、治痢疾:凉粉草、败酱草各30g。水煎服。 3、治糖尿病:鲜凉粉草90g。水煎,代茶饮。 4、治丹毒(头面丹毒):凉粉草g,水ml,投铜器一件同煮浓汤,至温时淋洗头面10min,洗完另用新汤以纱布、棉花浸湿敷患处,每日洗敷3次。 5、治小儿发育不良:凉粉草、雷公根各2两,煎水炖鸡服。 6、治高血压:凉粉草全草煎水服。 7、孕妇安胎:凉粉草全草煎水服。 8、治风火牙痛:凉粉草干,浓煎,连服2~3次。 9、治糖尿病:凉粉草干、万点金煎水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