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引言:它长在小区的草坪上,长在阳台的花盆里,长在我们每天走过的路边……在很多人眼里,它们只是些长相类似的野草,甚至是要拔去的杂草,但在懂它的人眼里,它就是一味良药!

这个故事要从上次夜挖土黄芪开始。

话说之前为了验证土黄芪的基源,我决心挖个根出来对比鉴定下。在寻访多日后,最终有一位好心人贡献了他种植多年的一株土黄芪。在我们前去挖根的路上,他特别提醒,要我保护好旁边种的蛤蟆草,说那能治疗喉咙痛,特别是在病症刚发时服用,一吃就灵,他周围很多人都在用。我正寻思着这次又要开眼界了,结果到那一看:咦,这不就是荔枝草嘛!

能用荔枝和蛤蟆这两种毫不相干的东西来形容同一种草,那本尊得长成……

这样的

虽然长相可能让大家失望了,但是它的功效应该能弥补这点瑕疵:

荔枝草,别名蛤蟆草、癞蛤蟆草、雪见草,来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SalviaplebeiaR.BR,收载于《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版),地上部分入药,具清解热毒,凉血利尿之效。《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其能治咽喉十八症,喉痛,双单蛾(相当于西医学的双侧、单侧扁桃体炎)。《浙江省植物志》中记载,其主治小儿高热,扁桃体炎,慢性肾炎等。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荔枝草药材多为6~7月抽茎、开花后采收加工而成。但在民间,却多用未抽茎的幼苗,而目前的研究也证实荔枝草在未抽茎前(2月份)的活性成分含量为最高。

既然这药即常见又好用,而且又是最佳采收季,那必须得采一些试试!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正信步在婺江边,一低头,咦!这不正是荔枝草吗?

猜猜这是哪?

现在的荔枝草还未抽茎,基生叶密集成坐莲状;叶片卵壮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上面显著皱缩,边缘具钝锯齿;上面被稀疏的微硬毛,下面被短疏柔毛;

叫荔枝草或是蛤蟆草,应该源自其皱缩的叶面吧!

既然是唇形科植物,荔枝草也必然具有茎四棱,叶对生,花唇形,二强雄蕊,4个小坚果,常含挥发性芳香油等这些特点。

其2月以后开始抽茎。茎直立,高15-90厘米,四棱型,粗壮,多分枝,被向下的灰白色疏柔毛。

花期4-5月,轮伞花序具6花,多数,组成总状或圆锥花序,花唇形,花冠淡红、淡紫、紫、紫蓝或蓝色,果期6-7月。

图片素材来源井窥斋的博客

既然命运让我们相遇,那就不能辜负了上天的安排。于是,我决定:

民间使用荔枝草多用鲜品,即用即采,单次用量15~30克,煎水服用;也可晾干或者像茶叶一样杀青后,代茶饮。

荔枝草地上部分入药,所以使用时要去根。

经过采、洗、晾、煎四步后,一杯清香四溢的蛤蟆草茶、荔枝草茶、雪见草茶呈现在我面前:

要问它功效到底如何,那就得看我什么时候喉咙痛咯,吼吼!

赞赏

长按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可以医治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