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新华社说:南太湖有一条黄金岸线

回复“文明墙”,做湖城文明墙的“设计师”!

湖州又火了一把

实力派和偶像派并存

就是我们的南太湖

新华社是这么说的

黄金岸线崛起“美丽经济”——南太湖十年生态建设站上“发展风口”

英华照相馆

大西洋酒店

凤祥银楼

……

几个月前的一片旧厂房,如今已经被圆拱窗、高耸尖塔、青砖灰墙等带有民国风格的建筑群所取代,两个剧组正在拍摄取景。拉风传媒董事长陈美麟每个月总要专门来几趟,这里寄托了他影响全国,甚至影响亚洲的影视梦想。

总投资达80亿元的湖州影视城项目,只是近年来南太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个缩影。过去十年来南太湖沿岸坚持生态优先、产城融合、一体建设开发,一条绿色的黄金岸线正在崛起。

生态守护十年坚持“逃走”的白鹭重现南太湖

浙江省境内的太湖有65公里岸线

走在太湖沿岸景观道上

一侧是烟波浩渺的太湖

一侧是满目清新的绿化带

和掩映在竹林中的村庄

十年来南太湖高起点规划,坚持生态优先。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发展,才能实现保护和开发双赢。

湖州市委书记裘东耀说。

从高速公路下到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路两侧栽满绿植,极少有地块在动工。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葛伟说,“我们坚持生态优先,没有好的项目宁可先‘留白’。”

在南太湖,长兴县拥有的岸线最长。“太湖边究竟适合哪些产业?如果没有画好蓝图,宁愿等一等,但是可以先做好保护的文章。”长兴县政府办副主任施建国说。

十年生态守护带来了巨变。小梅港汇进太湖的入口处,不时有白鹭在湖面飞翔。当地退休干部李东民说,白鹭对环境的要求极高。这里曾经鸟类绝迹;现在白鹭重新飞回,是环境改善的最有力证明。

深蹲是为了更高起跳金山银山“成色”更光亮

“深蹲,是为了更高的起跳!”

正在工地上忙得满头大汗的陈美麟说,这里湖水清、竹林美、河港多,适合拍戏。“争取每年吸引15-20个剧组,去年公司缴税多万元,今年可以缴税万元以上,明年税收将达2亿元。”

沿着滨湖大道来到吴兴区,一个现代物流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在这里崛起,精星物流、朗奥自动化、东风风神物流、华为云产业园等项目纷纷落户。

湖州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处长任启北说,健康产业、影视产业、婚庆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扎堆南太湖,都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

“我们获得这些发展机会,都得益于南太湖优良的发展环境。”葛伟说,今天这条黄金岸线上崛起的都是美丽经济,“金山银山”的“成色”更亮。

据统计,仅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过去十年间,财政收入增长30倍,全区经济构成中主要为三产,一、二产占比已很小。

脸上满满“满足感”守山护水成习惯

在太湖边长大的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副主任沈建军说,小时候感觉太湖距离家很远,晚上很黑。“现在才真正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太湖边,这里很美、很通透,晚上流光溢彩。”

“介绍自己的家乡时,我们都很有底气地说,‘湖州地处太湖南岸’。”多位当地群众说。

小梅村就在南太湖岸边,村民过去吃住在水中,基本上是从事传统渔业捕捞的渔民。村党支部书记沈佰冬说,自2007年实施渔民上岸工程,全村人陆续上岸,梅东花园小区就住着600多户。

“不少上岸渔民,还被政府推荐、安排到物流装备园区、服装生产加工等三产、二产中去了。在我们镇,对上岸渔民转业转产的扶持政策非常多。”吴兴区织里镇副镇长陈波说。

在长兴县夹浦镇的盛发公司,董事长杨文龙说,他常常带着员工,到距企业仅有1公里的太湖边捡垃圾,这已成为全公司上下的习惯。“现在沿岸的政府干部和企业,都意识到了太湖生态的价值。”

来源:湖州发布

迎接G20人人讲文明

长按后扫描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北京市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