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2-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膏方,又叫内服膏剂,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时机。而冬令进补,尤以膏方为最佳。

本篇就膏方的作用,组成与分类,制作与保存,服用膏方的时间,服法与禁忌,进行一些常识性的介绍。

膏方的作用:

  膏方可同时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功能,可广泛用于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治疗与康复,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补虚扶弱: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抗衰延年: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纠正亚健康状态: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

防病治病: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力。

  此外,很多爱美人士选择使用膏方减肥祛斑,提神养颜,也取得很好的效果。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各地膏方节盛况)

膏方的组成与分类

   用膏方治病,既可一味单方,又可使用复方。按照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就是配伍。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药物与药物之间出现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而增进疗效,减轻和消除副作用。在治疗方法上,单方药简功专,针对性强;复方药宏效广,对较复杂的疾病证候全面照顾,医家一般根据具体病情辨证处方。临床多在一般汤剂处方诊治有效之后,在病情基本稳定或辨证清楚的基础上运用膏方,此前稳定控制病情的汤剂处方又叫“开路方”。

  膏方原料有饮片、胶类及糖类三部分组成,饮片是起主要治疗作用的中药,一般需辩证施治,根据个人情况而不同;胶类一方面供制作过程中收膏用,另一方面具有滋补作用,如阿胶养血止血、滋阴润肺,鹿角胶可温肾助阳、生精补髓、活血散结等;糖类主要为了改善口感,也可用于收膏,并可补中缓急。

  复方膏方中的药物按作用可分为滋补药、对症药、健脾药和辅料四部分。滋补药有益气、补血、养阴或温阳等功能,常用的有人参、黄芪.熟地,麦冬、虫草、胎盘等,同时配合使用理气化湿、清热、祛瘀等之剂,以增强滋补的效果;对症药是针对患者当时主要病症的药物,兼顾祛病和滋补;由于膏方内的滋补药多属粘腻呆滞之品,久服多影响脾胃运化,并易闭门留寇,故一般需加用陈皮、砂仁、焦山楂炒麦芽、白术等健脾药,加强吸收,达到补而不滞的功效;辅料主要包括用于调味和收膏的糖类以及胶类等。

   膏方根据制作过程是否加入蜂蜜将膏方分为清膏和蜜膏,中药煎煮浓缩后直接收膏者为清膏,收膏时加入蜂蜜称为蜜膏(又称“膏滋”),后者尤其适合年老体弱、有慢性病者;膏方中一般不放人工防腐剂,膏方中的蜂蜜还具有天然防腐功效。

  根据膏方中是否含有动物胶或胎盘、鹿鞭等动物药,可将其分为素膏和荤膏,素膏由中草药组成,不易发霉,四季均可服用;荤膏中则含有动物胶(药),多属温补之剂,不易久存,一般冬季服用。

何时服用膏方

冬令进补

  自然界气候环境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产生影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谨慎地起居饮食、衣着行走是十分重要的。秋冬季节是收获的重要季节,人体为适应外界渐冷的气候会作出相应的调整,血液在消化道为多,消化腺、消化酶分泌增多,消化机能增强,食欲旺盛,体内高热量食品需求增多,容易吸收,并把营养藏于体内,同时代谢降低,消耗减少。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冰冻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就是指我们要以一种养藏的方法适应冬天气候环境,如果违反了这种冬令的养生方法,到了春天便要发生痿厥一类疾患,使人们对春生之气的适应能力减弱。

  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就讲究“冬令进补”,在冬天,内服滋补膏方,强壮身体,到了来年春天,精神抖擞,步行矫捷,思维灵敏,在民间也有“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由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束。

实时调补

  运用膏方进行冬令滋补是其使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膏方既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又有治疗预防的功效,因此,不在冬季,如处在慢性损耗性疾病的过程中或大病后,手术后,患者身体非常虚弱时,也可以采用膏方调治。根据虚弱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在滋补的同时,配合理气、和血、调中、化浊、通腑、安神、固涩、通络等药物一起使用。

  中医的调补有很多方面选择,有药酒、药粥,还有药膳等,但在应用中药汤剂进行辨证施治后,继用膏方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是它可以继续配伍其他治疗的药物,二是服用方便,三是符合虚弱身体进行缓慢康复的原则。膏方综合进补,方便宜口的特点也为那些惧怕“良药苦口”的人士提供了一个上好的选择。

  因此,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并严格掌握膏方的使用方法,不在冬令季节,同样可以服用膏方。

制作和保存

  

  膏方的制作经过选药、浸泡、提取(煎煮)、浓缩、收膏、分装等几道工序。膏方的制作比较复杂,有特定的程序,严格的操作过程,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一般不提倡自制。

  膏方宜于阴凉处存放,冰箱冷藏更佳。若放在阴凉处而遇暖冬气温连日回升,应隔水高温蒸烊,忌直接将膏锅放在火上烧烊,因为这样就会造成锅裂和底焦。在膏药蒸烊后,一定要把盖打开,直至完全冷却,方可盖好。切不可让锅盖的水落在膏面上,否则过几天就会出现霉点。服用时以清洁干燥的汤匙舀出,以免把水分带进锅罐里而造成发霉变质。

  如果膏方表层出现了一些霉点,宜用清洁水果刀刮去表层,再隔水高温蒸烊。当然,如果霉点很多且在表层下面也见有霉点就不能服用了。

膏方服用方法

(一)服用方式

  临床上膏方的具体服法,一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二是考虑病人的体质、应时的季节、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病患可根据医嘱或自身情况选择冲服,调服和噙化:

冲服 取适量膏滋于杯中,冲入白开水搅匀溶化,口服。如果方中滋腻药较多,且配药中胶类剂量又较大,则膏药黏稠较难烊化,可用开水炖烊后再服。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将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

调服 将胶剂如阿胶、鹿角胶等研细末,用适当的汤药或黄酒等,隔水炖热,调好和匀服下。

噙化 亦称“含化”。将膏滋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溶化,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二)服用时间

 

  服用时间方面,病患可遵医嘱选择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

空腹服:《本草经》谓:“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其优点是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如空腹时服用肠胃有不适感,可以改在半饥半饱时服用。

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时服药。病在下焦,欲使药力迅速下达者,宜饭前服。

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时服药。病在上焦,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者,宜饭后服。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时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宜睡前服。

(三)服用剂量

  服用剂量的多少,应根据膏方的性质、疾病的轻重以及病人体质强弱等情况而决定。一般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汤匙1匙为准(约合15~20毫升)。

  药物分有毒无毒、峻烈缓和的不同。一般性质平和的膏方,用量可以稍大。凡有毒、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并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中毒或耗伤正气。

  轻病、慢性病,剂量不必过重;重病、急性病,用量可适当增加。因为病轻药重,药力太过,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药力不足,往往贻误病情。

  患者体质的强弱,性别的不同,在剂量上也应有差别。老年人的用药量应小于壮年;体质强的用量,可重于体质弱的病人;妇女用药量,一般应小于男子,而且妇女在经期、孕期及产后,又应小于平时,但主要仍须从病情等各方面作全面考虑。

  具体服用方式、时间、用量,须严格遵循医嘱。膏方服用禁忌

在使用膏方时,为了注意安全,保证疗效,必须重视禁忌问题。用药禁忌,除了医家在药物配伍中注意的“十八反”、“十九畏”等外,还有补膏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而膏方服用者则要注意服药期间的忌口。

补膏禁忌:老年病虚证为多,故补膏较为常用,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防止“闭门留寇”,在外邪未尽的情况下不宜过早使用补膏,以免留邪为患。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目的。此外,也应防止“虚不受补”,对于一般慢性虚证患者,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同时,还要防止“损阳耗津”,阳虚有寒忌清补,以免助阴损阳;阴津亏损忌用温补,以免助火伤阴。

妊娠禁忌:妊娠期间适当使用膏方滋补可以起到安胎助产提高胎儿智力和免疫力之功效,但因为某些药物具有滑胎、堕胎的流弊,或可以造成流产的后果,在临证时要注意药物的选用,注意妊娠禁忌。同时应避免不恰当的滋补造成胎儿过大,影响顺利生产。

服药期忌口:为了达到治疗目的,服药期间病人要忌食某些食物,叫做“忌口”。如服人参膏时忌服萝卜,服首乌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茶。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部分病患要严格控制酒精的摄入。

   服用人参时,常习惯称萝卜是“解药”,意思是含破坏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萝卜的消食导滞作用能造成人参的作用不能发挥,人参的甘味补气生津的疗效将大大减弱。应该说,两者同时服用是不适宜的。从药理上讲,萝卜会加快人参有效成分的排泄,在人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其营养成分未被人体吸收时,已经被排泄出体外了。由于膏方中有不少补益壅滞之品,对于消化不良者,服用食物以易消化为上,否则容易阻碍消化、吸收,从而不能起到理想的补益作用。

  如同中药讲求“辩症医治”,中医膏方也是“一人一方”,服用膏方时的忌口也因人而异,服用前需问明医嘱,谨慎执行。

总论:

   膏方之制定,遵循辨证论治法度,具备理、法、方、药之程序,不仅养生,更能治病。因膏方服用时间长,医者必须深思熟虑,立法力求平稳,不能小有偏差。偶有疏忽,与病情不合,不能竞剂而废,医生与病家皆遭损失。故开一般处方易,而膏方之制订难。

   中医“一药一性,百病百方”。各种膏方,它们的功用各有不同,但无论哪种膏方,只可治疗一定的病症,而不能通治百病。补膏不能乱用,用错了,有害无益。对于一些阴阳俱虚、气血不足、数病同发的情况,医家治疗时必须仔细观察分析,谨慎选方,合理用药,以获佳效,切忌孟浪投药。消费者应谨遵医嘱,注意保存、适时适量按方服用,并注意忌口。

  膏方是一门学问,又属中华文化之遗泽,应当传承不息,发扬光大。









































北京一般好点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