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名片从森林野果到中国人文地理产品--
大山深处红阳正艳---苍溪猕猴桃产业发展纪实 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布厅热闹非凡,一本《苍溪猕猴桃》的绿色宣传画册吸引住了人们的一双双眼睛,当国家质检总局裴晓颖处长宣布自年3月17日起对“苍溪猕猴桃”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时,整个大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对这一新闻发布的盛况作了报道,国内外的目光一次次聚焦苍溪:“人间仙果”、“维C之王”、“森林中的猕猴桃”的美誉纷至沓来,对苍溪猕猴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苍溪猕猴桃”是指在苍溪县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出产的优质猕猴桃,以红色系列的红阳、血猕、东源红为主打品种,“红阳猕猴桃”是当之无愧的“红色经典”。这是我国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以来,批准保护的第一个猕猴桃产品,保护着苍溪县、高坡镇、东溪镇、双田乡、田菜乡、南阳乡等2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目睹这一切,苍溪县委副书记、县长贾邦彦、县科技局长王天会欣慰地笑了,他们忘不了争取这道“护身符”的艰辛历程: 年初,为维护“苍溪猕猴桃”良好的品质和声誉,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苍溪县决定对“苍溪猕猴桃”申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年7月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苍溪猕猴桃”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年3月27日获得正式批准。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这道“护身符”,标志着得天独厚的“苍溪猕猴桃”正掀开走向全国、进军世界的新篇章。 生在深山无人识到如何发现人间仙果?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南麓、嘉陵江中游,是全省水果基地县,闻名遐迩的“中国雪梨之乡”。这里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河流纵横,溪涧密布,呈现“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的气候特征。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5.7%,是名副其实的“川北氧吧”。 年,全国猕猴桃资源普查时发现,苍溪县北部山区的莽莽丛林中分布着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独特的土壤、水分、气候组成的生态系统,使方圆平方公里的范围成为猕猴桃的乐土,被专家认定为猕猴桃的最佳适生区。 从此,苍溪县拉开了人工栽培猕猴桃的序幕。年,苍溪县建立三溪口森林经营所,在三溪口、九蛮洞、田菜斑竹林三个林场进行人工栽培,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新西兰开堤地区水果种植协会等国内外十多家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开展人工栽培、良种选育、病害防治、果品贮藏保鲜等课题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通过野生资源选育的川猕1、2、3、4号品种载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分部成果大全》,选育的“新观2号”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天水西部交易会金奖。研究开发的“猕猴桃降温低乙烯贮藏保鲜技术”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年,苍溪科技人员通过与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十年的合作,成功选育出世界独一无二的红肉型猕猴桃新品种———“红阳猕猴桃”,并于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查委员会审查,列入全国、全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十年磨一剑”的科研成果,获得省政府科研进步奖,多次荣获农博会大奖、西部交流新产品金 奖、全国优质猕猴桃第一名。年武汉国际猕猴桃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红阳猕猴桃”为第三代猕猴桃首选品种。新西兰皇家学院猕猴桃分院植物栽培学家罗斯和比德博士几乎每年都要到苍溪跟踪考察,对“红阳猕猴桃”推崇备至。该品种果实外型美观,果肉红色,色泽鲜艳,果心呈放射状红色条纹,如一轮初升的太阳;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92.5g,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肉质红嫩、口感鲜美,味微酸浓甜,清香四溢,如野生蜂糖,回味悠长,长期食用可降低血脂和抑制血压升高,增强血管弹性,延缓衰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藤蔓上的青果异军突起 一排排整齐的柱子,一条条四面伸展的藤蔓,一串串青绿耀眼的果实,成为苍溪猕猴桃生产园的独特风景。如今苍溪建起猕猴桃基地8万亩,年产鲜果1.3万吨,实现年产值多万元,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异军突起。 年,苍溪县被列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第三批示范区,苍溪猕猴桃迎来由产业优势向品牌优势嬗变的历史契机。苍溪县委、县政府调整充实了创建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技术工作组、物资供应组、销售加工组、监督检查组,各组各司其责,协调配合,与各相关乡镇、部门签订责任书,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猕猴桃标准化生产。 建立健全猕猴桃示范基地农业标准体系。执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猕猴桃标准3项,制定苍溪县地方标准8项、农业标准示范区工作标准6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质量管理工作标准11项和配套标准5项,发放资料2万多份,指导示范区农户在化肥农药使用、苗木品种选择、生产管理流程等环节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规程。同时,投入万元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农户生产的猕猴桃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实现了猕猴桃由“田间”到“案头”的全程监控。 狠抓母本园建设。县科技局投入20万元,在伏公乡鼓子山租赁土地30亩,栽植猕猴桃株,修建管理房平方米,防旱池2口立方米,栽植水泥架杆根,收集、保存品种资源30个,以此为基地,大力开展猕猴桃新品种后续开发,为产业的发展增强后劲。 典型引路,大户辐射,力促产业发展。实施“一园十户”建设,在猕猴桃乡镇基地定期评选“猕猴桃大王”。三溪口猕猴桃试验站连片栽植猕猴桃亩,年产果万斤,收入多万元;“猕猴桃大王”杨正平种植猕猴桃年收入5万元,人均1万多元。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带动了全县猕猴桃基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示范片面积5.8万亩,占猕猴桃种植总面积的73%。建有田菜、南阳、九龙山等猕猴桃示范基地26个,每个基地均建立起1-2个面积至少在亩以上、相对集中成片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至少10户规模在10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示范户,全县猕猴桃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已初具规模。 猕猴桃产、供、销一体化,是实现产业化的必由之路。苍溪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四川苍溪猕猴桃食品有限公司由此应运而生,专门从事猕猴桃产后服务及生产加工,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原浆供应商,同时引进浙江省广益食品公司,购置了一条水果生产线,从事猕猴桃深加工开发。全县有猕猴桃鲜果保鲜库58个,库容鲜果上千吨。为了提高组织化生产程度,由苍溪县科技局、县猕猴桃生产办和全县猕猴桃科技人员、种植大户、业主、营销大户、加工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四川苍溪红猕王猕猴桃协会、四川苍溪红猕王绿色果合作社。红猕王猕猴桃协会现有普通会员人、股东会员人,其中种植大户户,拥有标准化栽培基地亩,股东会员实行“技术统训、物资统配、产品统销”,全员仅猕猴桃一项年人均增收达元以上。 标准化生产使苍溪猕猴桃实现了质的飞跃,促进农民收入大幅增长。3年全县猕猴桃总产值万元,商品率为45.6%,种植区农民猕猴桃一项年人平增收90多元,纯收入达到元。年猕猴桃总产值达到8万元,商品率提高到65%,预计种植区农户人年均纯收入可达到多元,猕猴桃一项增收可达元左右,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苍溪猕猴桃版图迈向国际市场的身影 获得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标识,让苍溪猕猴桃在面对WTO贸易壁垒中脱颖而出,迈向广阔的国内与国际市场。 年国庆长假期间,苍溪县“红阳猕猴桃”协会与香港日升公司、成都禹王公司成功交易80吨猕猴桃鲜果,价格高达每公斤9元。苍溪猕猴桃已批量进入日本、瑞士、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超市,并与日升公司签订长期标准果出口协议。 苍溪县猕猴桃产品有限公司开发的猕猴桃去籽酱、浓缩汁、沙津、清酒、果脯、果蔬脆片、果胶酶等曾获中国长江流域暨首届五省七市新技术、新产品交易洽谈会金奖、银奖、优秀奖的18个产品,远销成都、北京等各大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地。 苍溪猕猴桃适宜在温带和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环境中生长,除我国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地区引种栽培外,还在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安家落户”,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 苍溪县县长贾邦彦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苍溪猕猴桃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仅是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我们将继续确立品牌意识,规范用好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识,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依托我们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扩大种植规模,强化科研和产品开发,把苍溪打造成猕猴桃‘超市’,让猕猴桃成为苍溪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特色主导产业。” 在推进“”发展方略的进程中,苍溪人民大力弘扬“负重自强、排难创新、团结苦干、勇争一流”的苍溪人精神,决心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在巩固8万亩猕猴桃基地的基础上,精心打造3万亩标准化精品园,出口猕猴桃1万吨以上。 文章来源:四川农村日报《大山深处红阳正艳---苍溪猕猴桃产业发展纪实》文章在刊发时有改编,尊重原文作者。 免责声明: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田园智库将精选国内外著名农业创意案例,结合长期从事农业实践的专家进行对文章质量进行筛选,如果你对这类文章感兴趣请与我们交流。 扫一扫,就知道! 贵阳治疗白癜风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