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以自然、洁净, 健康的饮食风情而闻名于世, 中外食客慕名而来者甚多...... 海南水芹、五指山野菜 水芹又称沟芹、野芹菜。海南人过年除了吃鸡和鱼外,还必备的一样东西就是水芹(与“勤”谐音),意喻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是勤奋劳动所得的成果。 水芹营养丰富,其嫩茎及叶柄质鲜嫩,外脆里软,清香爽口,炒食、泡制、腌制皆可,很多人只吃芹菜杆,其实芹菜叶的降压效果很好,营养成分也高,而且滋味爽口,芹菜叶做汤,长期食用可以帮助人安眠入睡,使皮肤有光泽。 五指山野菜生长于山野之中,色泽翠绿,口感鲜美。它吸收大自然的灵气,野生野长,未经化肥的催生和农药的污染,营养价值还很高。端上餐桌,别具一格,入口品尝,别有风味,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食品,说它们是菜,可上菜谱,称它们是药,又可进医方,五指山野菜与土水芹结合,香脆清淡,唤起人对大自然的向往。 四角豆 又称翼豆、四棱豆等,是豆种植物四棱豆属中的一个栽培品种,海南的四角豆是一种十分特别的豆类,除了在海南,内地其他地方很少见到,它的形状有点怪,长方形的,长度大概比手掌略长一点。从横切面看,四个角向外凸出,如杨桃成棱,像英文字母“X”。 四角豆在海南四季都能正常生长,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优质豆荚单荚重25克以上,荚长20公分以上,一般都是清炒或蒜蓉炒,清脆爽口,肉质香脆,风味鲜美,还可作冷盘或泡成酸菜吃,目前在部分大中城市为稀有新奇的高档菜。 四角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被人们称作是“绿色金子”。四角豆含多种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合理,其中赖氨酸含量比大豆还高,并含有丰富的脂肪、膳食纤维。常食能治多种疾病属保健型蔬菜。 斋菜煲 斋菜煲是海南民间传统菜。斋菜,原为道家、佛家烹饪,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菜及豆制品为主的素食菜肴,故又称“寺院菜”“素菜”。 这是海府地区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必备的家常菜,全年大吉大利之意,现代人觉得这些素菜有益于养生,日常也制作同类斋菜,置煲中加热而吃,谓之为“斋菜煲”。斋菜的最大特点是使用植物性原材料:腐竹、粉丝、荞菜、董米。而某些植物性原料,如大蒜、坡芹、咸菜等则在禁用之列。斋菜煲一开锅,鲜滑的粉丝入口滑嫩,腐竹松脆柔软,香飘四溢。 栳叶 栳叶亦译蒌叶、枸酱,是五指山的一种野生植物,叶呈鸡心状,大如手掌。栳叶的味道特别清新。 将栳叶切碎与蛋一起炒,清淡鲜香,属于海南本土的一种特色菜肴。栳叶也具有药用价值,在海南,女人坐月子时,家人会用栳叶炒小公鸡,可以祛风。在三亚一带,栳叶也用来打边炉,很受欢迎。 海南山药 又称山薯,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人工种植的山药,肉色洁白,味甘粉中,高营养低热量,特别适合少运动的办公室上班族食用。 临高多文空心菜 产于临高县多文镇,主要生长在天然泉水中,由于它生长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它同其它空心菜完全不一样,生放3-4天仍保持其鲜绿,炒吃其味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 雷公根 又名积雪草,是黎族同胞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极为可口,其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将略带苦涩的雷公根和青葱一起入菜,以达到奇妙的口感和养生效果。 芋头梗 海南芋头梗碧绿高大,捏起来很嫩,炒芋头梗是道不错的美肴。先把芋头梗去掉外皮,切成短短的条,吃起来清香、滑软。芋头梗性平味甘辛,入肠胃经,能调中气,软坚散结,化痰和胃,是药食兼用的好佳肴。 白花菜 别名羊角菜、屡析草、臭花菜,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平常主要采食其嫩茎叶,但全株有小毒,不可多吃,白花菜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17种微量元素,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降湿、开胃健脾等功效。 枫木苦瓜 驰名省内外,是屯昌冬季瓜菜的拳头产品。枫木苦瓜以早熟、丰产、优质闻名,皮浅绿色,有光泽,形体均匀,大小适中,单瓜重-克,肉质爽滑饱满,味微苦,品质优。 野菠萝心 学名露兜树,称其“野菠萝”,是因其果有点似菠萝,球果一粒一粒的坚果组成,果中几粒白色果仁可吃,野菠萝可治感冒发热,也能补脾胃、固元气、解酒毒等。野菠萝的心可食用,口感鲜嫩,味道清香。 四季豆 又叫菜豆、架豆、芸豆。无论单独清炒,还是和肉类同炖,或是焯熟凉拌,都很符合人们的口味,四季豆须全熟食用,性甘、淡、微温,有益气健脾、消暑化湿等功效。 芭蕉心 生长在山野,其肉茎可入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苗族婚宴必备“芭蕉心”,把芭蕉心切成丝,加各种调料拌炒而成,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图文来源:《中国海南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