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绿松石 价已超黄金入手需谨
“天国宝石” 曾入列皇家用品 绿松石又称“松石”,年中国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在其名著《石雅》中解释,“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因绿松石天然产出常为结核状、球状,色如松树之绿,因而被称为“绿松石”。 绿松石可谓古老的玉石之一,因其绝美的色泽成为东西方传承共赏的宝玉石。在古墨西哥和古埃及,它被视为神秘之物,制品当成护身符和随葬品;在中国,绿松石与和田玉、独山玉、岫玉并称“四大名玉”。 考古学发现,中国开采利用绿松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仰韶、半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绿松石。后来,在中国长期的“巫玉”、“神玉”时代,绿松石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红山、龙山、良渚、大溪、马家窑、三星堆、二里头等文化遗址出土的不少祀天祭神的礼器,都镶嵌有大量的绿松石。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对绿松石的运用更为广泛,甚至成为外交结盟的国家礼品。清代则称绿松石为“天国宝石”,因其“色相入天”而被列为皇家专用品和垄断珠宝。清代《清会典图考》中记载:“皇帝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蜜蜡,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 矿物研究以蓝色为佳 现代矿物学研究发现,绿松石属于含水的铜铝磷酸盐。刘金山解释道,绿松石是由地表水渗透到含铜、含铝和含磷的岩石,形成的含矿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沉淀生成的,从而由铜、铁等色素金属离子形成从蓝、绿到浅黄、浅绿各种颜色。 绿松石的评价与选购依据的是颜色、质地和块度。“绿松石色源主要取决于铜与铁的含量,铜多则色偏蓝,铁多则色偏绿,以蓝色、深蓝色最好,通常天蓝色、蓝绿色即为优质品,绿色和灰绿次之,浅白色最差,但是可以通过人工着色使其成为绿松石的仿造品。经过漫长的沉淀,绿松石五彩斑斓,不过现在的审美都讲究‘纯’。我偏向于自然的审美,偏向于稀有性。”刘金山介绍道。 中国工艺美术界一般将松石划分为三个品级: 一级绿松石:颜色呈鲜艳的天蓝色,颜色纯正、均匀,光泽强,半透明至微透明,表面具备玻璃感。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无铁线或其他缺陷,块度大; 二级绿松石:颜色呈深蓝、蓝绿、翠绿色,光泽较强,微透明。质地坚韧,铁线或其他缺陷很少,块度中等; 三级绿松石:颜色呈浅蓝或蓝白、浅黄绿色,光泽较差,质地比较硬,铁线明显,或缺陷较多,块度大小不等。
以克计价 有炒作嫌疑 绿松石与其他石料共生,提纯量低,往往10吨的矿石只可得到1公斤左右的绿松石原石,加工时成品率也不高。但即便如此,相比和田玉、翡翠等玉石,绿松石的价值一直不被看好。直到近几年,随着国内绿松石矿山相继关停,市场供不应求,绿松石的涨幅才明显起来,从年、年每克十几元涨到每克几百元,已远超黄金价。在玉石市场上,以美国瓷松吊坠为例,品相好的每克约为元至元,中高档的每克约四五百元,中档的每克约为元。 一直 分析绿松石涨价的原因,李通一认为,不止绿松石,收藏市场中的杂项类都涨得很快,“因为收藏中的大项,像书画,可谓涨到头了,投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市场开始炒一些‘小东西’。”而且,相比瓷器等高价藏品,一些低阶的珠宝玉石即便单克的价格不菲,但花个一二十万元就能买到一件精品,“而这样的价钱肯定买不到一张精品的画”。 刘金山则认为,绿松石在文玩市场受到 高位运行 跟风投资风险大 和过去的价格相比,如今的绿松石已经算是在高位上运行,那么未来它还有多大的升值空间呢?有商家爆料,尽管绿松石价格大涨,买体积相对大的观赏石的人大大减少,但买饰品、杂件的人却增加了,总的营业额不降反升。不过,他也承认,绿松石目前的高价位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仍需要时间。 对此,刘金山表示,在人们的认识中,白玉、翡翠、红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等名贵宝石才弥足珍贵,跟风炒作、投资绿松石存在风险,“还是买自己喜欢的品种吧,买不起贵的可以少买,可以买中等品”。刘金山以早些年市场热炒“黄龙玉”为例,建议进入绿松石收藏的人要擦亮眼睛。“以前,有人花费两三千万元买‘黄龙玉’,当时我就不看好,因为从地质学角度看,‘黄龙玉’是一种含水的二氧化硅,而硅是地球上含量比较多的元素,将来肯定会在更多的地方找到类似的甚至更好的矿藏。物以稀为贵,资源是否具有稀有性是评价的关键所在。” 此外,绿松石的稀缺是相对而言,目前市场上中低端的绿松石稀缺性并不突出,一旦入手了这样的绿松石就会背负升值难、变现难的压力。真正稀缺的则是天然原矿瓷松石,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精品绿松石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在李通一看来,绿松石即使在古代也不是特别名贵的宝石,和沉香、蜜蜡等一样曾经价格都十分亲民,如今“经过几轮涨价后已经到顶了”,能够“捡漏”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也建议收藏者要多观察,锻炼自己的眼光,谨慎下手,找准定位。
建议您在品阅本文之后,有意见可以给我们留言;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这是对《艺术文化》最大的支持!有机会享受我们的免费鉴定服务! 澳门+珠海高端艺术精品展会——新加坡博览会——欧洲艺术巡展 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