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3-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

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jīngjiè

NepetacatariaL.

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猫薄荷假苏、鼠蓂(《本经》)、鼠实、姜芥(《吴普本草》)、稳齿菜(《滇南本草》)、四棱杆篙(《中药志》)。

全草类

味辛、微苦,性温。

归肺、肝经。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全草。

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多人工栽培。

一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60-9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长2.5-7厘米,宽2.1-4.7厘米,花冠白色,下唇有紫点,外被白色柔毛,内面在喉部被短柔毛,长约7.5毫米,冠筒极细,径约0.3毫米,自萼筒内骤然扩展成宽喉,冠檐二唇形,上唇短,长约2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具浅凹,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4毫米,基部心形,边缘具粗牙齿,侧裂片圆裂片状。子房无毛。小坚果卵形,几三棱状,灰褐色,长约1.7毫米,径约1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1、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热均可用:风寒的,配防风、生姜;风热的,配薄荷,柴胡等。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塞、咽疼、眼结膜等风热症状(感冒、流感早期)。方如荆防败毒散。

2、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前任的经验是“咽痛必用荆芥”,现代在治疗咽炎和扁桃体炎的方剂中,荆芥常不少。配桔梗、生甘草尤能加强其消炎作用。

3、用于治疗出血。用荆芥炭止血,要配其他止血药,例如配槐花炭治疗大便下血,配茅根治鼻出血。

4、用于治疗产后血晕(因失血过多或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晕厥),可用荆芥穗。单味6g研末冲服,或随症配其它药煎服。

5、用于透疹止痒。在荨麻疹、风疹、麻疹时用之,起到加速病理过程消退和止痒的作用。常用薄荷、防风等配伍(内服或外洗均可)。

附:荆芥穗功用与荆芥同,但作用较强,治血晕时是为要药。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药性论》:久服动渴级。

《苇航纪谈》: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

《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本草经巯》:痛人表虚自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勿误入。

①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②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眼科龙木论》)

③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局方》荆芥汤)

④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经验后方》)

⑤治大便下血:㈠荆芥炒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经验方》)

㈡荆芥二两槐花一两。炒紫为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简便单方》)

⑥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每用末二钱匕童子小便一酒盏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本草图经》)

⑦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⑧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⑨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疼无问新久: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等分。各别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水调下临时加减服。(《宜明论方》倒换散)

⑩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⑾治风毒寡疬、赤肿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荆芥穗四两。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搅匀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⑿治脚桠湿烂: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伏天采收。

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哂干,炒荆芥: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文火微炒,取出放凉(炒荆芥穗方法同)。

荆芥炭:取切段的荆芥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喷清水,取出晒干(荆芥穗炭方法同)。

装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荆芥









































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治疗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