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6-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现介绍9种高山蔬菜茬口模式(如表2)

西瓜—大蒜

5月播种四季豆,7-8月采收

表1 高山蔬菜种类及适宜海拔范围

首作

道路交通是规模化高山蔬菜商品生产基地规划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一般高山蔬菜基地的发展随已有的国道和省道拓展,并随着基地的延伸结合村村通公路建设计划逐步布置高山蔬菜基地道路交通网

1200-1400

莴苣—青花菜—香菜

7月定植西葫芦,8-10月收获

5月下旬播西瓜,6月中旬定植,8月上中旬至9月上市

甜玉米—四季豆

茼蒿—花椰菜—菠菜

8月种萝卜,10月采收,11月播种土豆

(1)高山蔬菜基地有序开发利用技术

甜玉米—西葫芦

高山蔬菜基地的选择必须以丰富的植被为前提,在原有山区农作区选地,更不能因开垦蔬菜基地而破坏已有植被由于山坡地蓄水和灌溉较为困难,在菜地上游储备充足四棱豆经济价值的植被是保障蔬菜生长季节土壤保持持续湿润,不遭受干旱的最重要和最有效措施

喜温性蔬菜

菠菜、芹菜、葱蒜、结球甘蓝、散叶白菜等

生菜—红菜薹—菠菜

茬口模式

4月下旬种甜玉米,6-7月收完

春白菜—夏四季豆—秋萝卜—冬土豆

主要蔬菜种类

1600-

7月上旬定植红菜薹,8-9月采收

海拔(m)

番茄、茄子、黄瓜、四季豆、辣椒、四棱豆等

半耐寒蔬菜

1200-1400

9月播种菠菜,10月采收

800-1200

9月播菠菜,10月采收

4月下旬生菜育苗,5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采收生菜

发展生态型高山蔬菜,必须大力发掘、研究和推广应用现代高山蔬菜生态栽培技术近年来各地菜农在多年的高山蔬菜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大量经验,现简要介绍高山蔬菜生态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据初步统计,我省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左右,年产量40万四棱豆做法吨,年产值4.8亿主要在石门、龙山、炎陵、城步、洞口、隆回、新邵等县利用海拔600-1600米的高寒山区,发展高山萝卜、辣椒、茄子、番茄、四季豆、芹菜、甘蓝等蔬菜品种,上市期主要是7-9月份,满足“夏淡”的需要,各地应及时做好高山蔬菜的田间管理工作,保障“夏淡”蔬菜的正常供应大力推广应用山地“微蓄微灌”技术针对山区水利设施薄弱,灌溉条件差,干旱威胁大的突出问题,应尽快推广应用山地“微蓄微灌”技术,这样可在山地蔬菜抗旱中发挥显著作用

番茄套大白菜—荷兰豆

1400-2200m

3月中下旬播种大白菜,5月下旬收获大白菜

9月份以后种大蒜,5月份收蒜薹

不同海拔地区小气候变化规律和蔬菜适宜种类的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区除气温变化趋势不同外,在高低温持续时间四棱豆经济价值、有效积温、无霜期以及降水分布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不同蔬菜种类对生长适宜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将蔬菜分为耐寒性蔬菜、半耐寒蔬菜、喜温性蔬菜、耐热性蔬菜不同种类蔬菜对温度的要求结合山下夏季鲜菜市场供求规律,不同种类蔬菜商品种植适宜的海拔范围可归纳如表1

2畦辣椒,1沟大白菜,大白菜、辣椒4月中下旬定植,6月收完大白菜,7月开始收辣椒

耐热性蔬菜

800-1200m

大白菜、萝卜、花椰菜、莴苣、蚕豆、豌豆

3月上中旬播番茄,4月下旬定植,6月下旬至9月收

1200-1800m

9月播荷兰豆,11-12月上市,12月清园

3月上旬辣椒育苗,4月中旬定植,7上旬收月青椒,8月中旬收红椒,9月下旬清园

7月上旬定植花椰菜,9月采收

辣椒(大白菜)—大蒜

9月播种香菜,10月下旬采收

表29种高山蔬菜高效茬口模式

1200-四棱豆品种1400

精细蔬菜种类和高效茬口模式的配套结合,可引导高山蔬菜产业向高效生态型效益农业发展

豇豆、西瓜、甜瓜、南瓜、丝瓜、苦瓜、黄秋葵等

1200-1400

当前情况下,平原及低丘陵地带的高温酷热一时难以缓解,可利用高海拔地区夏季独特的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天然反季节蔬菜,适当发展高山蔬菜,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蔬菜市场供需趋紧的作用

1600-

三 高山冷凉蔬菜的发展

类别

6-7月播四季豆,1-9月采收

3-4作

(3)高山蔬菜茬口模式

(2)高山蔬菜种类

1000-1400m

5月上旬直播茼蒿,6月下旬采收

2作

1600-

畦上番茄,1沟大白菜,4月下旬定植,6月收完大白菜,7月下旬开始收番茄

4月下旬种甜玉米,6-7月收完

适宜的海拔范围

800-1200

4月下旬育苗,5月上旬定植,7月采收

7月定植青花菜,9月采收

9月份以后种大蒜,5月份收大蒜

耐寒四棱豆是什么性蔬菜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
治白癜风偏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