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河四季合奏曲 文|张艳霞 一 府河流经桂花潭时,九曲回肠转了一个大弯,形成宽阔河道,她就是清明河。清明河河水流缓,河沙泛金,巍巍两岸,苍堤安卧,绿柳如烟,乃古云梦泽六景之一。 立春后,冻结的河滩在河水的浸润下渐渐变得松软起来,散发出一股股泥土的气息,庄稼人从这里闻出了春天的味道。
堤坡上,星星点点的绿,嫩且小,绿得那么令人动情动意,仿佛乡村羞答答的少女,让人萌生无限的怜爱。
春风吹,雨飘零,河堤上的花草一夜间突兀地冒出尖尖角,娇嫩欲滴。 青草间,夹杂的花儿,或黄或白、或红或紫,体态婀娜,色彩纯净,蜜蜂和蝴蝶在花蕾间翩翩翻飞。 寂寞了一冬的老牛,不再咀嚼枯草,埋着头欢实地啃着鲜美的嫩草。 我们这些小伙伴,欢呼雀跃,趴在草地上,采野花、编花环、追蜂逐蝶,乐此不疲,直到耳畔响起母亲的呼唤。 村庄已炊烟袅袅,披着夕阳,兴尽晚归,老牛肚鼓腰圆,摇头摆尾不紧不慢地踱着,跟在我们后面。
阳春三月,清明河水清天蓝草茂,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风筝是自己做的。我们将竹子削成篾条,只用篾青,不用篾黄,选择厚薄适中的篾条,做成风筝骨架。太厚了,风力承载不起,也飞不高;太薄了,风筝会像驼背老人,七拱八翘。 按自己的喜好,做成不同形状的骨架后,糊上彩纸,加上尾巴,系上长长的线,风筝就大功告成了。 一放学,我们就欢呼着冲向河堤。不一会儿,天空竞相升起粉的蝴蝶、绿的蜻蜓、黄的蜈蚣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任由风儿托向蓝天。
二
几场春雨后,麦子抽穗、扬花、灌浆,清明河的水也一点点多起来了,偶尔几声蛙鸣,夏天也就悄然来了。 夏天里的清明河,遮天蔽日的芦苇笼罩着河岸,风一吹,芦苇沙沙作响,起伏跌宕。水鸟啁啾,四顾张望,却不见踪影。于是,我们只好去捉蜻蜓。蜻蜓忽上忽下,和我们捉着迷藏。我们突然惊喜地发现一窝鸟蛋,有小伙伴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叫,原来,芦苇丛里藏着好几枚野鸭蛋。
清明河河滩上,还有一大片甜瓜园,当瓜秧开始坐胎,一个个窝棚就像雨后春笋从河滩冒出来,点缀在如绿毯似的藤蔓上。 窝棚是用木杆和麦草苫子搭建的。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沙滩上玩,口渴了,便踮起脚尖朝瓜园张望,只见满地都是圆滚滚的甜瓜,白皮的、花皮的、青皮的、黄皮的,瓜香像磁石一样,吸得我们两条腿沉甸甸的。 我们戴上树枝做的头箍,蹑手蹑脚地窜进瓜地。“伢们,还没开园,不兴乱摘!”看瓜老头一声吼,吓得我们不敢动。他拿出几个红红的番茄,递给我们,摸着小伙伴的头说:“等开园了,到爷爷瓜棚里来吃,一个个晒得像黑泥鳅,快回家去吧。”
梅雨期,清明河堤坡上会生长地耳菜,家乡人叫它“地渣皮”,形如木耳,色墨绿,透明、滑爽,口感极好。 我与小伙伴挽着小竹篓,在绿草如茵的河堤,一边放牛一边捡地渣皮。 牛儿悠闲地吃着青草,云雀抖动轻灵的翅膀,知了不知疲倦地练嗓子……我们几个像小鸡啄米似的捡拾着,草木旺盛的地方,地渣皮弹性十足,有着庄稼人的温厚和敦实,淡淡的清香里,是浓浓的乡土气息。
那年月,吸引我们的,还有在河水里游泳,在树林里找蝉蜕。 河堤上树多,知了也多,放学后,约二三玩伴,一起爬到树上,寻找蝉蜕。我们很认真地找,一棵树也不放过。因蝉蜕是药材,送到县城药材公司,一斤能够卖上四五块钱。
三
唧唧啾啾的秋虫,嘈嘈杂杂的蝈蝈,欢快演唱着合奏曲,送来了清明河的秋天。
河滩外那一片片庄稼,在秋的青纱帐里,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一个个低着头,温柔而腼腆。 最开心的,当然要数在河边吃烧烤了。我们在地上挖一个坑,坑边放几块大石头,随手拔几把干草,点燃枯干的树枝,等火烧旺,柴烧得差不多时,把刚从地里挖的红薯、掰下的玉米扔进去,用沙子将食物埋上。 我们再去逮蛐蛐儿,抓蝈蝈儿。当洞里飘出香味,我们不约而同地围拢过来,用一根粗树枝扒开洞口,将草木灰拨出来,虽然烤出来的红薯、玉米棒子黑不溜秋,但是闻着很香,你一个玉米棒,我一个红薯,尽情地品尝着。
转眼到了农历七月,河堤外棉花迎露开放。待到花朵凋落后,就会结出一个个绿色的棉桃,不久棉絮就会从棉棱果壳中挣扎出来。当棉花星星点点绽放时,就要采摘了。 母亲习惯将棉布包裹系于腰间,两手娴熟地将棉花从花棱里摘起。她把一袋袋棉花背回家,如同背着沉甸甸的喜悦。
河滩上,高高的芦苇开出白花,一支支迎风飘舞,为清明河秋天的美好而喝彩。
高高的天空,懒懒的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阵阵风吹皱河水,拍岸的浪花汇成串串音符,清明河的秋天是一幅风景画,是一支奏鸣曲……
河边斜斜错落的磨刀石上,传来农人磨砺镰刀的声音,人们开始刈割蒿草,准备过冬的柴禾了。等到树叶落尽,小蚂蚁开始在温暖的穴洞里吃食,清明河的冬天不知不觉来到了。
四
清明河的冬天,雪格外多,格外大。白茫茫一片,晴空丽日下显得愈加妩媚动人。 凛冽的寒风吹来,河面结了一层薄冰,纷纷扬扬的雪花,把河岸装点得银装素裹……树林上,落满了蓬松松的雪花。 我和小伙伴一起去河里凿冰、拣冰块,时不时地揉一团雪球向小伙伴投去,打起了雪仗,把欢笑洒在了清明河两岸。 隆冬后,沿河干枯的草木上挂满了冰柱,晶莹剔透,掰下一块,咬一口,甜丝丝,凉飕飕,沁透心脾。 河面的冰愈加厚了,可以在上面滑冰车,打尜尜。父亲用铁镩凿开一个锅盖大小的冰窟窿,把长柄的网兜伸进去,慢慢搅动,深绿色的水从冰窟窿里溢出来,等父亲将网兜抬出水面,里面就有了活蹦乱跳的鱼,一顿鲜美的鱼汤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兴奋得我们脸儿红红的。
堂屋里,火盆暖暖的,不时发出“噗噗”的响声,火盆边坐着一群缝衣服、纳鞋底的妇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家里男人的囧事,娃娃们的趣事,不时传来一片笑声,慈祥的奶奶在一旁含笑不语,用铁筷子从火盆里夹出几颗荸荠,用嘴吹吹,一阵烤荸荠软糯香甜的味道扑面而来,我们争相向奶奶伸出小手,吃完了温热的荸荠,心里还惦记着母亲手里的新衣新鞋啥时完成,好在美美地穿上去拜年。
不知不觉,到了腊月,腊八一过,年味儿就浓了。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腌晒腊货、打豆腐、磨汤元、泡麦芽熬糖、炸杂荟、蒸糯米打糍粑、炒米花做糖果……我们也见空插针地搭把手,坐在暖烘烘的灶堂口添柴,火苗映照在我们脸上,红彤彤的,眼睛却盯着锅内还没成形的麦芽糖……
我家门前有条河——清明河,她纯净、温柔、宽厚、慈祥,养育了故乡千千万万的生灵,装点了故乡秀丽的景色。我怀念她,更怀念那些年的懵懂,去释然这一世的浮华。 作者简介 作者:张艳霞,湖北云梦人,湖北省作协会员。喜欢并敬畏文字,愿意用读书写作来坚守内心的宁静。近几年开始业余写作,先后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诗歌20余万字,年出版个人文集《奔跑的向日葵》。 文中配图,部分来自中科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