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扎进早市,就像一头扎进了生活,这里是北京最有人情味儿的地方,那份热闹和人气,能把人心捂暖。 早 早市,天不亮开市,头中午闭市。它的特点就是这个“早”字。 老人们起得早,正好借着逛早市活动一下身子骨;碰见街坊熟人闲话几句,近期的新闻热点就此交流碰撞;买东西还要跟商贩砍砍价、逗逗闷子,在三五毛钱的进退攻守中,让脑力在一日之始达到巅峰。 逛早市真的是个智力活儿,想要不动脑子买到好东西,那就跟着常来的北京大妈一起买。早市里几十个、上百个菜摊,哪个摊儿菜好?北京大妈全知道! 原来我家附近早市,有一个中年大叔的菜摊儿,往往是十点多菜就卖光了。据说他是自家的地,种出来的菜自己吃,多了就拿出来卖。那白菜比别人贵好几毛,但是下锅就烂,入口微甜,真是好吃。 听大妈们说,曾经有老姐儿几个追到十几公里之外,他家的菜地里进行暗访,证实了他确实用农家肥,浇菜的水也干净。 逛早市是北京人一乐儿,退休的老人、持家过日子的家庭主妇,有几个没逛过早市的? 早市之初 最初,早市都是露天的,摊贩们也都没有固定摊位,大多是开着农用车,后挡板往下一拉,就成了货摊儿。在早市花两块钱买双鞋,掏十块钱买身衣服,一点儿不新鲜,它是真便宜。 便宜带来了人气,人气必然会带来一个乱字。人们喜欢逛早市,可有谁愿意把早市开在自己家门口呢? 这几年,北京大规模整顿市容市貌,许多不规范的农贸市场、早市被撤销。眼下,市区内的早市所剩寥寥。那么,这“寥寥”都在哪呢? 新民早市 新民早市在钟楼桥西北角,算是北京第一批菜篮子工程的挂牌市场。最初它是个露天市场,后来起了大棚,现在整个搬进了小楼,成了封闭式菜市场。 一层主要卖蔬菜,二层卖肉类、水产等主副食品。 市场早六点开始,到中午12点左右结束。 工体早市 工体西路往南就是工体早市。 这是个露天市场,不算太大,但是东西挺全乎。 这是一位网友最近逛早市的发现。黄瓜花,10块一盘。 甘蔗,2.5元一斤,5块一根。 大枣、草莓、山楂比着红!但是这大枣肉厚不厚?草莓甜不甜?山楂是面甜还是酸脆呢? 在早市上,摊主们是允许试吃的,尤其是几位主顾都在犹豫的时候,摊主会热情地招呼试吃。往往是其中一位点头说好,大家立马掏钱,如果这位皱了眉头,保准聚在旁边的人一哄而散,这波买卖就算黄了。 卖花的摊儿 早市里的人情和幽默 卖毛笔的摊儿。看来老年人爱书法的越来越多,不然这位哪来的生意呢? 松榆里早市 北工大西门马路对面,有个二层黄楼,这个市场挺大。 一层卖蔬菜水果、水产、干果、肉蛋奶、牛羊肉,还有现做的全麦烙饼、长烧饼、圆烧饼、面条、馒头、烤面包、豆腐豆制品等等。 逛早市还有个诀窍,就是哪人多往哪凑。比如这个市场卖全麦烙饼的摊经常排队,有一次我凑热闹买了一张,回家一尝,真不赖!他家的烙饼就是好吃,咸淡合适,而且放一两天,绝对不硬、不干。 二楼是服装鞋帽小商品。 逢周末,市场门口就会摆起临时摊位,有卖草编盘、草编筐的,有卖自来水龙头的,有卖布鞋的,两三周就会换新货,吸引顾客眼球。 庑殿路早市 大兴区庑殿路有个小早市,是个露天市场,早晨5:30就有人出摊卖菜了,中午结束。 这里除了蔬菜、水果、肉蛋等,还有些日用品出售。由于附近有个碧海公园,很多老年人都是公园溜早,然后来这里逛市场买菜。 龙潭湖早市 在龙潭湖西门的北边,马路把角儿。 早晨6:00开市,12:30左右就都收摊了。 这个市场很大,有三个大厅,蔬菜水果、鱼肉蛋奶、副食调料、转炉瓜子、糕点咸菜、面条烙饼全都有,甚至还有个卖狗粮的摊位。 带着小狗买菜也是一景儿 想吃点新鲜口味,来龙潭湖这准没错。 这是四棱豆,也叫龙豆,一包几块钱,够炒一盘的。 秋葵很新鲜。 香椿上市了。 这两种叶菜您认识吗?那是丝瓜苗、芦蒿。 水产柜台是龙潭早市的一大特色。 各种河鱼、海鱼都有。 没想到早市也有龙虾、帝王蟹。 您看这鲈鱼,活蹦乱跳,按大小分堆,一条15块、18块、20块不等。 这个柜台一上午能卖出几百条活鱼,所以这的师傅练出了一手绝技,从捞鱼到去鳞再去内脏,收拾好一条活鱼只需要10秒钟。 这卖鱼的师傅怎么看着有点眼熟? 卖西红柿的小胖子又是谁? 怎么又跑肉摊这切肉来了? 这个肉摊可是有来历,您看,还能代客加工灌肉肠。 对了,逛早市还有一个窍门,赶中午收摊的时候去,很多摊位就甩卖了…… 这就是北京的早市 中午 太阳高了 早市也该散了 ...... 买菜的满载而归,卖菜的收拾好摊子、算清了钱款。 只一会儿,喧嚣的市场、热闹的十字路口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车来车往,却失了几许人气。 刚才的人声嘈杂仿佛梦境,被正午的阳光蒸腾,一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您爱逛早市吗? 关于买菜 北京人 有哪些共同的记忆? 今晚《最北京》 看李然卖菜 听买菜的故事。 《最北京》 周日晚八点 BTV科教 赞赏 苯酚的用途有哪些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