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杂草情况编者导语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在万公顷左右,其中90%以上为冬小麦。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增产增收关乎国计民生。 根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报道,我国麦田草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5%以上,其中严重危害面积占28%,损失产量占小麦总产量的15%。 小麦田杂草共计种,其中冬小麦田危害严重的主要有30种左右,春小麦田危害严重的20种左右;涉及禾本科,石竹科,十字花科,玄参科,紫草科,大戟科,旋花科,菊科,藜科,唇形科等; 常见的禾本科杂草我国常见的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有野燕麦、雀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大穗看麦娘、节节麦、早熟禾、多花黑麦草、硬草、菵草、棒头草等 1、野燕麦 禾本科。秆高30~厘米。叶舌透明膜质,叶片长10~30厘米,宽4~12毫米。圆锥花序开展,长10~25厘米。小穗长18~25毫米,含2~3小花,小穗柄弯曲下垂,小穗轴被毛,具关节,易断落。颖基本上等长,9脉,外稃质地硬。第一外稃长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基盘密生短髭毛,芒自外稃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厘米,膝曲,下部扭转,芒柱棕色。第二外稃和第一外稃约相等。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毫米。一年生草本。遍布全国。以西北地区及华北北部麦田危害严重。 2、雀麦 禾本科。秆直立、丛生,高30~厘米。叶鞘紧密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不规则齿裂;叶片长5-30cm,宽2-8mm,两面均被白色柔毛,有时被面脱落无毛。圆锥花序开展,向下弯曲,小穗幼时圆筒状,成熟后压扁;7-14多小花;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外稃椭圆形,边缘膜质,顶端具2微小裂齿;内稃较狭,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颖果,背腹压扁,呈线状,暗红色,顶端圆形有毛茸,基部尖,胚细小。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各地。中度危害部分麦田。较难防除。 3、看麦娘 禾本科。秆高15~40厘米。叶片长5~10厘米,宽2~6毫米,叶舌薄膜质,长2~5毫米。圆锥花序顶生,狭圆柱形,长3~7厘米,宽3~6毫米。小穗椭圆形,两侧压扁状,长2~3毫米,含一小花,脱节于颖之下。颖膜质,基部连合,具3脉,瘠上有纤毛,侧脉下部具短毛,颖相等。外稃等长或稍长于颖,下部边缘合生,芒长2-3毫米,背面下部1/4处伸出,隐藏或稍伸出颖外,无内稃。颖果,长1毫米。越年或一年生草本。分布于华东、中南、陕西等省区及华北地区水旱轮作田。重度危害 4、日本看麦娘 禾本科,一年生。秆少数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具3-4节,高20-50厘米。叶鞘松弛;叶舌膜质,长2-5毫米;叶片上面粗糙,下面光滑,长3-12毫米,宽3-7毫米。圆锥花序圆柱状,长3-10厘米,宽4-10毫米;小穗长圆状卵形,长5-6毫米;颖仅基部互相连合,具3脉,脊上具纤毛;外稃略长于颖,厚膜质,下部边缘互相连合,芒长8-12毫米,近稃体基部伸出,上部粗糙,中部稍膝曲;花药色淡或白色,长约1毫米。颖果半椭圆形,长2-2.5毫米。花果期2-5月。产广东、浙江、江苏、湖北、陕西诸省。生于海拔较低之田边及湿地。在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日本看麦娘看麦娘5、大穗看麦娘 禾本科,一年生。秆高至45厘米,直径约2毫米。叶片宽约3毫米;叶舌长约2毫米。圆锥花序圆柱形,长达8厘米;小穗长圆形,长4-5毫米;颖在基部稍连合,略短于小穗,脊上有短硬纤毛,具5脉;外稃与小穗等长,膜质,具5脉,芒自背面中部以下发出,外露;花药长约2毫米。颖果长圆形,包于稃中,长约2.5毫米 6、早熟禾 —年生或冬性禾草。秆高6-30厘米,全株无毛。叶鞘稍扁,中部以下闭合;叶舌长1-3(-5)毫米,圆头;叶片扁平或对折,长2-12厘米,宽1-4毫米,柔软,常有横脉纹,先端骤尖呈船形。圆锥花序宽卵形,长3-7厘米,开展;分枝1-3,平滑。小穗卵形,具3-5小花,长3-6毫米,绿色;颖薄,第一颖披针形,长1.5-2(3)毫米,1脉,第二颖长2-3(4)毫米,3脉。外稃卵圆形,先端与边缘宽膜质,5脉,脊与边脉下部具柔毛,间脉近基部有柔毛,基盘无绵毛,第一外稃长3-4毫米;内桴与外稃近等长,两脊密生丝状毛;花药黄色,长0.6-0.8毫米。颖果纺锤形,长约2毫米。花期4-5月,果期6-7月。 7、菵草 禾本科。秆高30~90厘米,直立,具2-4节。叶鞘多长于节间,无毛;叶片扁平。花序圆锥状,由多数直立,长1-5厘米的穗状花序稀疏排列而成;小穗压扁,圆形或倒卵圆形,灰绿色,成覆瓦状排列于穗轴一侧,含1朵小花;颖等长,厚革质,成囊状;外稃披针形,内稃稍短于外稃。一年生草本。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为稻茬麦优势杂草。部分地区重度危害 8、棒头草 一年生。秆丛生,基部膝曲,大都光滑,高10-75厘米。叶鞘光滑无毛,大都短于或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长圆形,长3-8毫米,常2裂或顶端具不整齐的裂齿;叶片扁平,微粗糙或下面光滑,长2.5-15厘米,宽3-4毫米。圆锥花序穗状,长圆形或卵形,较疏松,具缺刻或有间断,分枝长可达4厘米;小穗长约2.5毫米(包括基盘),灰绿色或部分带紫色;颖长圆形,疏被短纤毛,先端2浅裂,芒从裂口处伸出,细直,微粗糙,长1-3毫米;外稃光滑,长约1毫米,先端具微齿,中脉延伸成长约2毫米而易脱落的芒;雄蕊3,花药长0.7毫米。颖果椭圆形,1面扁平,长约1毫米。花果期4-9月 9、硬草 一年生。秆簇生,高5-15厘米,自基部分枝,膝曲上升。叶鞘平滑无毛,中部以下闭合;叶舌短,膜质,顶端尖;叶片线状披针形,无毛,上面粗糙。圆锥花序长约5厘米,紧密;分枝粗短;小穗含3-5小花,线状披针形,长达10毫米,第一颖长约为第二颖长之半,具3-5脉;外稃革质,具脊,顶端钝,具7脉。染色体2n=14 10、节节麦 禾本科。秆高20~厘米,纵生,基部弯曲。叶鞘紧密包秆,叶舌膜质;叶片微粗糙,腹面疏生柔毛。穗状花序圆柱状,含小穗5-13枚,成熟时逐节脱落厘米。小穗圆柱状,含3~5小花;颖革质,通常具7-9脉,先端截平有1-2齿;外稃先端略截平而具长芒,芒长0.5~4厘米,具5脉,脉仅在先端显著;内稃与外稃等长,脊上有纤毛。颖果暗黄褐色,无光泽,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具密毛,颖果背腹压扁,内外稃紧贴不易分离。一年生草本。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地有分布。局部危害较重 11、多花黑麦草 一年生,越年生或短期多年生。秆直立或基部偃卧节上生根,高50-厘米,具4-5节,较细弱至粗壮。叶鞘疏松;叶舌长达4毫米,有时具叶耳;叶片扁平,长10-20厘米,宽3-8毫米,无毛,上面微粗糙。穗形总状花序直立或弯曲,长15-30厘米,宽5-8毫米;穗轴柔软,节间长10-15毫米,无毛,上面微粗糙;小穗含10-15小花,长10-18毫米,宽3-5毫米;小穗轴节间长约1毫米,平滑无毛;颖披针形,质地较硬,具5-7脉,长5-8毫米,具狭膜质边缘,顶端钝,通常与第一小花等长;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约6毫米,具5脉,基盘小,顶端膜质透明,具长约5(-15)毫米之细芒,或上部小花无芒;内稃约与外稃等长,脊上具纤毛。颖果长圆形,长为宽的3倍。花果期7-8月。染色体2n=14(Luqueetal.)。 产新疆(伊吾)、陕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江西等省区,大多作优良牧草普遍引种栽培。分布于非洲、欧洲、西南亚洲,引入世界各地种植。模式标本采自法国 阔叶杂草1、荠菜 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2、碎米荠菜 一年生小草本,高15-35厘米。茎直立或斜升,分枝或不分枝,下部有时淡紫色,被较密柔毛,上部毛渐少。基生叶具叶柄,有小叶2-5对,顶生小叶肾形或肾圆形,长4-10毫米,宽5-13毫米,边缘有3-5圆齿,小叶柄明显,侧生小叶卵形或圆形,较顶生的形小,基部楔形而两侧稍歪斜,边缘有2-3圆齿,有或无小叶柄;茎生叶具短柄,有小叶3-6对,生于茎下部的与基生叶相似,生于茎上部的顶生小叶菱状长卵形,顶端3齿裂,侧生小叶长卵形至线形,多数全缘;全部小叶两面稍有毛。总状花序生于枝顶,花小,直径约3毫米,花梗纤细,长2.5-4毫米;萼片绿色或淡紫色,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边缘膜质,外面有疏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钝,向基部渐狭;花丝稍扩大;雌蕊柱状,花柱极短,柱头扁球形。长角果线形,稍扁,无毛,长达30毫米;果梗纤细,直立开展,长4-12毫米。种子椭圆形,宽约1毫米,顶端有的具明显的翅。花期2-4月,果期4-6月。分布几遍全国。多生于海拔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荒地及耕地的草丛中。亦广布于全球温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3、播娘蒿 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4、猪殃殃 茜草科。茎四棱,棱上和叶背中脉及叶缘均有倒生细刺,触之粗糙。叶6-8片轮生,线状倒披针形,顶端有刺尖,表面疏生细刺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3-10朵;花小,花萼细小,上有沟刺毛,花瓣黄绿色,4裂,辐状,裂片长圆形。果实球形,表面褐色,密生沟状刺毛,沟刺基部显瘤状。 一、二年生蔓状或攀援状草本。辽宁至广东均有分布。重度危害麦田 5、泽漆 一年生草本,高达30(-50)厘米。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3.5厘米,先端具牙齿。总苞叶5,倒卵状长圆形,长3-4厘米,总伞辐5,长2-4厘米;苞叶2,卵圆形,先端具牙齿,基部圆。花序单生,有梗或近无梗;总苞钟状,无毛,边缘5裂,裂片半圆形,边缘和内侧具柔毛,腺体4,盘状,中部内凹,盾状着生于总苞边缘,具短柄,淡褐色。雄花数枚,伸出总苞;雌花1,子房柄微伸出总苞边缘。蒴果二棱状宽圆形,无毛,具3纵沟,长2.5-3毫米。花果期4-10月。广布于全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广东、海南、台湾、新疆、西藏外)。生于山沟、路旁、荒野和山坡,较常见。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非。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6、繁缕与牛繁缕 繁缕茎侧有细毛1列,茎绿色;牛繁缕茎为紫色;繁缕花瓣比萼片短,牛繁缕花瓣远长于萼片;繁缕花柱数多为3枚,牛繁缕花柱数为5枚。 繁缕 牛繁缕 7、阿拉伯婆婆纳与婆婆纳 阿拉伯婆婆纳 花梗长度大于苞片长度 婆婆纳 苞片长度大于花梗长度 8、佛座(宝盖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厘米。茎基部多分枝,近无毛。叶圆形或肾形,长1-2厘米,先端圆,基部平截或平截宽楔形,半抱茎,具深圆齿或近掌状分裂,两面疏被糙伏毛;上部叶无柄,下部叶具长柄。轮伞花序具6-10花;苞片长约4毫米,具缘毛。花萼管状钟形,长4-5毫米,密被长柔毛,萼齿披针状钻形,长1.5-2毫米,具缘毛;花冠紫红或粉红色,长约1.7厘米,被微柔毛,冠筒喉部径约3毫米,上唇长圆形,长约4毫米,下唇稍长,中裂片倒心形,具2小裂片;花丝无毛,花药被长硬毛。小坚果淡灰黄色,倒卵球形,具三棱,被白色小瘤。花期3-5月,果期7-8月。 9、野老鹳 一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茎直立或仰卧。叶互生或最上部对生,叶圆肾形,长2-3厘米,基部心形,掌状5-7裂近基部,裂片楔状倒卵形或菱形,上部羽状深裂,小裂片条状长圆形,上面被伏毛,下面沿脉被伏毛。花序腋生和顶生,长于叶,被倒生短毛和开展长腺毛,每花序梗具2花,花序梗常数个簇生茎端,花序呈伞形。萼片长卵形或近椭圆形,长5-7毫米,被柔毛或沿脉被开展糙毛和腺毛;花瓣淡紫红色,倒卵形,稍长于萼,先端圆,雄蕊稍短于萼片。蒴果长约2厘米,被糙毛。花期4-7月,果期5-9月 10、麦家公 一年生草本,高达35厘米。根含紫色素。茎常分枝,被短糙伏毛。叶倒披针形或线形,长3-4厘米,先端尖,两面被短糙伏毛;无柄。聚伞花序生于枝上部,长达10厘米,花稀疏;苞片与叶同形较小。花具短梗;花萼裂片线形,长4-5.5毫米,常直伸,两面被毛,果期长达1.1厘米,基部稍硬化;花冠高脚碟状,白色,稀蓝或淡蓝色,冠筒长约4毫米,稍被毛,冠檐长约为冠筒一半,裂片卵形或工圆形,直伸或稍开展,长约1.5毫米,稍不等大,喉部无附属物,冠筒具5纵褶;雄蕊生于花冠筒下部,花药长约1毫米;花柱长1.5-2毫米。小坚果三角状卵球形,长约3毫米,灰褐色,具统状突起。花果期4-8月。染色体2n=14,28,36,42 11、麦瓶草 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12、大巢菜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0.15-1米。茎斜升或攀援,单一或多分枝,具棱,被微柔毛。偶数羽状复叶长2-10厘米,卷须有2-3分支;托叶戟形,通常有2-4裂齿,长3-4毫米,小叶2-7对,长椭圆形或近心形,长0.9-2.5厘米,先端圆或平截,有凹,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侧脉不甚明显,两面被贴伏黄柔毛。花1-2(-4),腋生,近无梗;萼钟形,外面被柔毛,萼齿披针形或锥形;花冠长1.8-3厘米,紫红或红色,旗瓣长倒卵圆形,先端圆,微凹,中部两侧缢缩,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短于翼瓣;子房线形,微被柔毛,胚珠4-8,具短柄,花柱上部被淡黄白色髯毛。荚果线状长圆形,长4-6厘米,成熟后呈黄色,种子间稍缢缩,有毛。花期4-7月,果期7-9月。染色体2n=10,12,14 13、旋花科 田旋花 打碗花 裂叶牵牛 圆叶牵牛 14、刺儿菜 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于地上部分,有长根茎。茎直立,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有棱,高30-8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叶互生,基生叶花时凋落,下部和中部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2.2厘米,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有疏密不等的白色蛛丝状毛,顶端短尖或钝,基部窄狭或钝圆,近全缘或有疏锯齿,无叶柄。 15、泥胡菜 全草长30-80cm。工茎具纵棱,光滑或略被绵毛。叶互生,多卷曲皱缩,完整叶片呈倒披针状卵圆形或倒披针形,羽状深裂。常有头状花序或球形总苞。瘦果圆柱形,长2.5mm,具纵棱及白色冠毛 16、小花糖芥 —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被丁字毛。基生叶莲座状,叶长2-4厘米,被丁字毛和3叉毛,柄长0.7-2厘米;茎生叶披针形或线形,长2-6厘米,具波状疏齿或近全缘,两面具3叉毛。总状花序。萼片长圆形或线形,长2-3毫米,外面有3叉毛;花瓣淡黄色,匙形,长4-5毫米,先端圆或平截,基部具爪。长角果圆柱形,具4棱,长2-4厘米,具3叉毛;花柱长约1毫米,柱头头状;果柄粗,长0.5-1.3厘米。种子卵圆形,长1-1.3毫米,淡褐色。花果期5-6月。染色体n=16。 17、粘毛卷耳 二年生草本,高可达30cm。全株被灰黄色软毛。根状茎倾斜,簇生多数直立茎枝,枝带紫红色,上部有腺毛。单叶对生,基生叶匙形或广披针形,基部狭窄成柄;茎生叶对生,叶片窄长椭圆形至宽卵形,长1-2cm,宽5-12mm,先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主脉明显,在下面凸出。顶生二歧聚伞花序,花特密,簇聚成头状,基部有叶状苞片;花梗明显或短;萼片5,披外形,被腺毛;花瓣5,白色,较萼片稍长,先端2浅裂;雄蕊10个,2轮,短于萼片;子房上位,1室,卵圆形,花柱4-5条。蒴果圆柱状,上部较窄,熟时先端10齿裂。种子褐色呈三角形,具疣状突起。花期3-5月,果期4-6月 18、野油菜 基生叶有长柄,叶片长圆形或倒卵形,长约20厘米,不分裂或大头状羽裂,顶端钝,边缘有重锯齿或缺刻;茎生叶有短柄,向上渐小,上部叶狭披针形至线形,有不明显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花后延长,花为较深的黄色。长角果线形,长3-6厘米,果瓣中脉突起,顶端有稍扁的喙,长可达1厘米左右;种子球形,直径约1毫米,紫褐色或黄色 20、藜(灰菜) 一年生草本,全株被粉粒。茎直立,粗壮,高达1.5米,具条棱及色条,多分枝。叶菱状卵形或宽披针形,长3-6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尖或微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具不整齐锯齿;叶柄与叶近等长,或为叶长1/2。花两性;常数个团集,于枝上部组成穗状圆锥状或圆锥状花序。花被扁球形或球形,5深裂,裂片宽卵形或椭圆形,背面具纵脊,先端钝或微凹,边缘膜质;雄蕊5,外伸;柱头2。胞果果皮与种子贴生。种子横生,双凸镜形,径1.2-1.5毫米,周边钝,黑色,有光泽,具浅沟状纹饰;胚环形。花果期5-10月。染色体2n=18,36,54 21、附地菜 二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茎常多条,直立或斜升,下部分枝,密被短糙伏毛。基生叶卵状椭圆形或匙形,长2-3厘米,宽0.5-1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渐窄成叶柄,两面被糙伏毛,具柄;茎生叶长圆形或椭圆形,具短柄或无柄。花序顶生,果期长10-20厘米;无苞片或花序基部具2-3苞片。花梗长3-5毫米;花萼裂至中下部,长2-2.5毫米,裂片卵形,先端渐尖或尖;花冠淡蓝或淡紫红色,冠筒极短,冠檐径约2毫米,裂片倒卵形,开展,喉部附属物白或带黄色;花药卵圆形,长约0.3毫米。小坚果斜三棱锥状四面体形,长约1毫米,被毛,稀无毛,背面三角状卵形,具锐棱,腹面2側面近等大,基底面稍小,着生面具短柄。花果期4-7月。 22、朝天委陵菜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茎平铺或倾斜伸展,分枝多,疏生柔毛。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7-13,小叶倒卵形或矩圆形,长0.6-3厘米,宽4-15毫米,先端圆钝,边缘有缺刻状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微生柔毛或近无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有时为三出复叶,托叶阔卵形,三浅裂。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8-15毫米,有时可达30毫米,生柔毛;花黄色,直径6-8毫米;副萼片椭圆状披针形。瘦果卵形,黄褐色,有纵皱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河南、陕西、甘肃、山东、Lb西、四川;北半球温带其他地区也有。生于山顶、路旁、水边或沙滩上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