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告刚刚在国内兴起,因为量少新鲜,往往记忆犹深。“星群夏桑菊,清肝兼明目,清热解疮毒。”这句广告词在当时耳熟能详,几近家喻户晓。 广告词带着浓浓的年代特征,那时的广告主要宣传产品功能。 我们经常吃夏桑菊,一方面可医治头疼脑热,感冒上火;同时,其味道好,甘甜可口,当饮料喝,有保健之功效。夏桑菊非一种植物,而由三种构成,“夏”指夏枯草,“桑”指冬桑叶,“菊”乃甘菊。 夏枯草 桑叶 食用菊 甘菊即食用菊,此菊花不仅可以观赏,更具饮用、食用与药用价值。食用菊含有菊花甙、腺嘌呤、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降低血压、延年益寿之功效。 菊花的药用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第一本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把菊花列为上品并这样写到:“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古人留下了许多关于歌颂菊花与热爱食菊的名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酿酒可延年,两鬓丝丝烧鹤发”,等等。 食菊之传统源远流长,今人传承与时俱进。菊花吃法很多,可鲜食、干食、生食、熟食,焖、蒸、煮、炒、烧、拌皆宜。关于菊花的美味佳肴极其丰富,如凉拌菊花、食用菊火锅、菊花粥、菊花肴、菊花茶、菊花羹、菊花糕、菊花饺、菊花酒,等等。 菊花盛宴于是,东莞圣茵园专门种植约二万株胎菊(食用菊的一种),今年11月下旬举办东莞首届食用菊展,可谓匠心独运,颇具创意。 食菊传统也体现了一种食疗文化,食疗即养生。中医很早就认定食物不仅裹腹,亦可疗疾祛病。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中衷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药食同源”是中华医学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 药食同源植物版圣茵园里百花开,除了食用菊,还有一批药食同源的植物值得推荐,比如紫苏、水芹、艾草、四棱豆、桑叶,等等。 1紫苏烧菜时加一点紫苏叶,可以去除各种肉质的腥味。人们常将苏叶同其他食物制成既可口,又防病的食品。 2水芹菜水芹菜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沼泽地或湿地。水芹,本是一种蔬菜,它的嫩茎及叶柄供作蔬菜食用,而且它还具有文化意蕴。中国自古食用,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称,“云梦之芹”指菜中上品----水芹。水芹具有平肝降压、镇静安神、利尿消肿、降低水糖、增强食欲之功效。 3艾草杏为医家之花,艾乃医家之草。艾草,作为草本植物,可做菜可做药,有着“医草”的美称。俗语有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 4四棱豆四棱豆原产于热带非洲,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营养成价值极高,有人称它为“绿色的金子”、“奇迹植物”、具有降压、美容、助消化等食用和药用价值,效作超出其他豆类和一般蔬菜,被誉为“豆中之王。”它能对冠心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硬化、习惯性流产、口腔炎症、泌尿系统炎症、眼疾等19种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古书记载: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四棱豆原产于热带非洲,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营养成价值极高,有人称它为“绿色的金子”、“奇迹植物”、具有降压、美容、助消化等食用和药用价值,效作超出其他豆类和一般蔬菜,被誉为“豆中之王。”它能对冠心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硬化、习惯性流产、口腔炎症、泌尿系统炎症、眼疾等19种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一段《养生使你成为最大的赢家》的打油诗说得好:“一人懂养生,全家少生病。提前不养生,病后养医生。小康不小康,关键在健康!”圣茵园是倡导药食同源的养生园,食用菊展带给我们的不仅养眼,更是养生! 谭军波/文 活动预告 圣茵园将迎来东莞首届食用菊展 ?60-品种 赏美菊、采鲜菊、品菊茶、尝菊宴 请你来尝鲜~ 圣茵园菊花烂漫盛开 欣赏菊花 采摘菊花 品尝菊花 开启秋冬休闲之旅 就在圣茵园 圣茵园:南城区大雁塘村圣茵科普基地 (导航“圣茵城市景观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即到) 联系方式:张小姐 梁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