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5-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击"唐秋中膏方"看下集

黄芪,又名绵芪。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若不加强保护和人工繁殖,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那么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呢?黄芪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一、黄芪的功效

  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芪是中药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与呼吸系统免疫能力的药材.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也可以用于补气和增进脾脏功能和代谢能力低下。

  1、高血压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

  2、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克,水煎分3次服。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

  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3、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

  4、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5、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

  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6、糖尿病:对糖尿病伴有浮肿、面色黄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等。

  7、慢性鼻炎,主治气虚自汗,容易感冒者。

  8、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哮喘、老人感冒等经常用。

  9、骨质疏松、腰椎病、颈椎病、贫血等,可见关节疼痛、麻木自汗等症者。

  10、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

  11、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12、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13、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

  14、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黄芪是补气的,比如说话没劲,走路没劲,脸色比较白等都是脾肺气虚的表现。

  15、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唐老温馨提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比如上半身气虚可以用黄芪,下半身气虚也可以用黄芪。

 二、黄芪的禁忌

  1、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2、黄芪会加重上火的症状,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无汗、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热毒炽盛者均不宜用。

  病人在服用黄芪时不可擅自加大剂量,否则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所以黄芪泡茶喝也要有个度。

  3、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

唐老温馨提示: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

  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

  更安全的办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办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办法是配方使用。

膏滋调理大师:唐秋中老师

唐秋中简介:唐秋中,字仁之。“唐氏中医世家”传人,祖籍是“李时珍故乡”湖北蕲春,祖上曾师承李时珍先生,参与了《本草纲目》的编写。

唐秋中先生自幼酷爱中医,坐堂行医40余年,中医膏滋大师。得祖上真传结合多年开方熬膏经验,在中医妇科诊疗方面造诣颇深,特别对中医治疗女性问题对症开膏方有独到之处。

想了解更多请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白癜风的问题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