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豆角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种植非常普遍,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不发苗、早衰、结果不连续等产量不高的问题。有着数十年种植经验的菜农有提高产量的秘诀,下面分享给朋友们,供参考借鉴。

一、适期晚播

豆角是一种喜热,较耐高温,不耐低温和霜冻的蔬菜。对发芽温度和生长发育温度,以及开花结荚温度均有严格要求。所以,豆角既不能播种过早。比如豆角种子在10度时具备发芽能力,在15度时可以发芽,但发芽出苗速度缓慢,发芽出苗适温要求在20至30度之间,在35度时,发芽速度最快,芽势质量高。

豆角生长适温要求在20至30度之间,在高于35度时能够开花结荚。在低于20度时,生长速度缓慢;在低于15度时,豆角生长发育能力受害。在低于10度时,豆角基本停止生长;在低于5度环境下,豆角茎叶易受到冷害;低于0度时,豆角失去生存能力。

所以,豆角不要早播,早播了既能出苗,由外界气温低,易染病虫,形成“寒苗”,迟迟不发苗,影响了植株的甩蔓和产量形成。那么豆角在什么时间播种好呢?从节气来说应清明节以后,当日平均气温连续7天在15度以上时为最适播期。也就是说气温达不到15度以上是不能播种。

二、前控后促

豆角根系比较发达,主根入土深度可达80厘米以上,主要根群分布在10至20厘米的耕层内,根系纵展可达60厘米以上。可以在较大较深的土壤范围内,吸取到利于生长发育的养分与水分。而且,豆角是一种固氮植物,它有固氮能力,它对土壤氮素要求不高,靠固氮能满足对氮的需求。一旦苗期氮素水平过高或者水分供应过盛,豆角从幼苗开始,就有徒长的可能。徒长是一种不良生长行为,它可导致植株节间距显著伸长,导致开花节位上移,导致中下部节位无花无荚。

因此,豆角的前控以控制水肥,后促以促磷钾供给来实现。豆角在齐苗后,可以根据墒情浇一次水,之后一段时间应严格控制水肥供给,以中耕保墒蹲苗,来实现控制植株旺长,缩短节间距,降低开花节位,搭好丰产架子。等到蔓长50厘米的时候,再浇一次水,便于引蔓入架。此后,等到初期花序孕育前,浇一次促花水,初花期不再浇水,等到初花序坐住荚之后再浇水施肥,每亩追磷钾复合肥30斤。

三、控制氮肥,多磷钾肥

这个道理很简单,豆角是固氮植物,自己能够制造氮素,不需增施氮肥,豆角也能长势良好,并保持较强的连续开花结荚能力。如果底肥,象种其它叶类蔬菜施大量氮肥或追肥,会导致豆角发生旺长现象,使开花结荚节位上移,会导致中下部节位无花无荚,如果是结荚期给豆角增施大量氮肥,会给豆角带来落花落荚和枯萎凋零的风险。

氮肥,在土壤中经分解后,会产生氨根离子。而豆角的根瘤菌对氨根离子比较敏感,如果豆角根瘤周围聚集大量氨根离子,氨根离子会抑制根瘤活动,会导致根瘤菌失去活性。如果豆角的根瘤菌失去活性,也就相当于豆角的根系失去吸收和制造养分能力。

建议采用增施人粪尿、农家肥、饼肥或使用低氮复合肥。

四、浇荚不浇花

“浇荚不浇花”这是种植者总结出的豆角浇水经验,豆角进入初花阶段,它对水分比较敏感,如果此时给豆角浇水大量的水,当根系吸收水分之后,在营养顶端优势的作用下,打破植株体内的养分平衡,使花序得不到充足养分而出现落花。。

此外,豆角开花期需要一个相对干燥的空气环境,如果空气湿度较大,形成授粉不良而引起大量落花落荚。所以,豆角初花期保持土壤干燥,是豆角高产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在豆角开花期,不要随便浇水。

那么,在豆角初花期,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土壤墒情极差,土壤缺水有旱落花序的可能,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早浇水,进行小水轻浇,来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满是豆角开花对水分的需要。

当豆角坐住荚,并且荚果普遍长至3~4厘米之后,再开始给豆角浇水。再往后要勤浇小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以保障土壤水分能够满足豆角成荚之需。

五、适时调整植株

豆角一般多为无限生长型的,在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秧蔓顶尖会无限向上延伸。如果不加干预,豆角根系吸收的营养会一直向顶端供给,致使下部花荚得不到充足养分而出现落花落荚。

一般的品种,当主蔓长至1.5米的时候,就需要开展打顶心。因为主蔓在1.5米时打顶,可使下部侧蔓快长,早抽花序。如果打顶过早,减少主蔓上的花序,会降低主蔓结荚量而降低产量。

当子蔓或孙蔓爬到架顶时,也要及时进行打顶管理。主蔓上分布的侧枝分为花枝和营养枝,花枝是结荚枝,营养枝是无效枝。在管理时,如果发现侧枝上没有花芽分布,只要保留营养枝基部三片叶子,其余去除即可,这样利于孙蔓早日萌出。当孙蔓在爬纠顶时,就可见顶心就打控制秧蔓的生长。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