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起诉、送达、开庭、宣判 游刃在严丝合缝的法律程序中 他们持守裁判者的公正 做定分止争者 但人间百态千丝万缕 岂是几本法律书文能够囊括 利益冲突情感纠葛 历史问题政策限制 他们要做破解难题的那把“金钥匙” 倾听、走访、安抚、调解 一点一点揭开事实真相 一步一步走进群众心里 一遍一遍叩问理想初心 个中辛苦与惆怅、欢欣与鼓舞 又岂是一纸文书能够写尽 即日起,京法网事推出 系列法官故事、民生故事 揭秘判决背后的故事 说出法官真实的心声 今天一起来看 北京三中院执行局干警 韩德芳的驻村故事 “只有把村里的事、村民的事放在心上,村民才能认可你,把你当成自家人。”这是北京三中院执行局干警韩德芳扎根村里两年多,最真实的体悟。 年11月,韩德芳被选派到军屯村担任第一书记。军屯村位于通州区漷县镇,是一个典型的京郊平原村落。全村耕地面积大多用于平原造林,少数耕地仍延续着相对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全村人,老龄化较为突出,收入普遍较低,村集体产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但任重道远。 从执行干警到第一书记,角色变了,工作更有挑战了,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从到任的那一刻起,韩德芳始终将“踏踏实实做实事,千方百计促发展”这句话放在心上。他用两年多的实际行动,在党建强村、产业兴村、依法治村等方面深耕不辍,驻村工作得到了百姓们的认可和肯定。 走街串巷了解情况 “凡事事上见,不能只嘴上飘” 在农村基层,党员身份代表着责任担当,党员的言行直接关系到村民对党组织的评价。在充分了解驻村情况后,韩德芳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基础上,提出“严作风,改作风,暖人心”支部建设措施,推动完善《军屯村党支部党员管理制度》,对党员的学习、团结、作风、廉洁等实行量化管理。 韩德芳还经常带动村“两委”班子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务实担当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他结合军屯村实际牵头制定了《村“两委”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综治中心服务人员考核办理办法》等制度,通过建章立制、细化责任、公示公开,把每件事责任到人、落实到点,做到凡事循规依法、张弛有度。 梳理工作材料 “说一千,道一万,村里最需要的 还是有自己的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韩德芳对此深有体会。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村集体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缺身份、缺技术”。“缺身份”就是村集体经营主体“身份缺失”,村委会还不能作为主体参与市场经营。为此,韩德芳经多方调研和请教,最终确定由村委会作为主体成立村企,以适应发展集体经济需要,目前公司已在积极筹备当中。“缺技术”就是缺少最新农产品品种和先进管理技术。对此,韩德芳将工作重点放在“军屯村科技小院”上,充分发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团队作用,推动建立专家联系指导制度,引进最新农作物品种和管理技术,摆脱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年,军屯村新引进种植贝贝南瓜、紫土豆、四棱豆、甜糯玉米、紫快菜、快菜、空心菜、荷兰水果黄瓜、高钙菜、紫白菜等十余个新品种,丰富了科技小院特色农产品的种类,为后续开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采摘奠定了基础。 与村民共享收获喜悦 在发展特色蔬菜种植的同时,韩德芳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系,先后引进了“颜如玉”玉木耳、“菌中新贵”榆黄菇、“素中之荤”大球盖菇、“清香鲜美”小白平菇、“口感柔韧”灰平菇等食用菌品种,积极打造军屯村林下经济“七大菇”特色土特产品。在脚踏实地做好春耕等基础工作的同时,韩德芳注重讲好军屯村产业发展故事,联系多家媒体宣传驻村科技小院。《北京日报》陆续报道了题为《军屯村邀请市农林科学院专家指导春种春耕,服务送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科技小院“上新”》《军屯村科技小院里的“七大菇”》等十余篇新闻稿件,既宣传了军屯村生态农场和林下蘑菇种植,又扩大了军屯村科技小院的品牌影响力,还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请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种植技术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军屯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向好。年村集体收入不足万元,年突破20万元,年突破50万元,年有望突破80万元。自今年村集体自主经营以来,通过提供固定岗位和灵活用工的方式,累计用工近人次,带动村民增收14.5万元。 “当好村民身边的法律顾问” 经与村“两委”班子充分沟通,韩德芳牵头制订了《军屯村年度法律培训计划》,明确村“两委”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民代表带头学法守法,逐步实现在村每个服务网格内培育“1名懂法律、善沟通、愿奉献的法律明白人”“1户尊法守法、家风优良、群众认可的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同时,韩德芳还充分利用派出单位优势,积极搭建平台,在驻村构建了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创建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培养法律明白人“三位一体”的协同工作机制。年8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军屯村设立了“零距离法官工作站”,韩德芳还推动驻村修建了法治宣传一条街,把贴近村民生活的法律知识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形式展现出来,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年底,军屯村荣获“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向村民释法解惑 脚底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能沉淀多少真情。这两年,韩德芳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你把村里的事放心上,村里才能放不下你。”驻村工作即将画上圆满句号,但韩德芳说,“司法护航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我永远是乡亲们的法律顾问!” 供稿:北京三中院 原标题:《驻村法官韩德芳:“驻”进百姓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