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仪征,面积只有平方公里,

但地貌却是最复杂的,有山地、丘陵、沟谷,

平原、沙洲、江滩,地下还埋着丰富的砂矿。

可以说这些地质遗迹就像一本小书,

记录了仪征历史地理变迁,

向今天的我们讲述一段段神奇的地理故事。

我国地质学家根据黄土开始沉积的年龄确定

第四纪开始于万年前。

那时期,我国东部地区处于太平洋火山带上,

地震火山活跃频繁,火山地貌分布较广。

大概在一百六多万年前,

仪征曾是火山活跃地带,是生命的禁区。

当时仪征处于郯庐断裂东沿,

在太平洋板块对亚洲板块的强烈挤压下,

地下的铁镁质岩浆取道大断裂边缘的支断裂,

在这一地区喷涌而出,它们冒着丝丝的热气,

吐着红红火焰,如同铁水奔流,

一边流动,一边凝固,

先前凝固的被后来的熔浆挤碎、包裹,

形成大面积火山地貌。

现在的捺山石柱林就是火山留下的杰作,

大小铜山等也是典型的火山。

 到了一百多万年前,

仪征这块土地上开始出现生命。

但仪征那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专业考古人员发现,在捺山西南坡几十米下,

蕴藏着丰富的木骨化石群。

现在已发掘出来的木化石有20多吨,树种达18种,

如水杉木、椴木、栗木等,

还发现了古象、犀牛,鹿等

陆生动物牙齿、头颅等骨骼化石,

还有鳄鱼、螃蟹等水生动物化石。

这些化石展现出那时的仪征

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连绵的群峰,

山坡上长满了盛开着的五颜六色的鲜花,

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

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闪,

山水之间,白去飘荡。林木葱茏,生机盎然。

泗洪兽(似河马,在六合和泗洪都有发现化石)

古中国猫、四棱齿象、大唇犀、原大羚、

蝙蝠、印度熊、似大密齿獾等都在林间栖息。

但可能是因为西部火山突然爆发,

仪征虽不在火山中心区域,

但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

被喷到高空中去,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

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

导致气温下降,引发多种地质灾害。

近处的火山灰落到森林中,引发森林大火,

或是将大片树木掩埋,

形成今天的木化石的奇观。

火山毁灭了周围的生命,

火山灰又富含养分,使土地更肥沃,

熔岩崩解后,杂草苔类开始冒出出来,

绳状熔岩流过的山坡长出蕨类植物。

而在火山灰较薄的地区,

高大树木又重新出现,

仪征又恢复生机。

在六十多万年前,

东亚季风气候开始形成,

古长江开始发育。

古长江奔流入海,在流经大别山和黄山之后,

进入丘陵平原地区,

继而从南京东进的过程中,

向偏北方向冲入仪征境内,江面骤然开阔,

所挟带的大量泥沙不断淤积,

孕育了大面积的沙洲。

如今,在仪征西部月塘以南,

一直到青山镇,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砂矿,

有的砂矿都出露于地表,

建造南京长江大桥就曾用了这里大量的砂石。

除此以外这里还是雨花石的重要产地,

表明这一带曾经是古长江河床,

由于长年泥沙淤积,

逐渐形成古长江冲积平原。

年前后,古长江已基本成型。

由于末次冰期冷高峰的来临,森林退化,

北方刮起的沙尘暴逐渐影响到仪征一带,

黄土堆积,覆盖在砂土质地层上面,

呈波状岗地分布扬州西北、仪征大部、六合等地,

形成了蜀冈,就是现在常说的“蜀冈古陆”。

它横跨江淮流域,其土质为黄土,

又与北方马兰黄土相似,

表明发育于较为寒冷的冰期环境。

虽然没有被冰川覆盖,

但此时的仪征气候也变得严寒,

植被也转为针叶林。

在高邮、兴化、泰州等地区

都发现有大量麋鹿角化石,

在仪征陈集神墩商周古文化遗址,

还出土过麋鹿角骨戈,

说明仪征丘陵地带有麋鹿群活动,

分布有针叶林,一直到解放前,

在仪征东部白羊山上

还保留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以松树为主。

这一时期,蜀冈之上覆盖蓊蓊郁郁的森林,

动植物资源丰富,非常适宜古人生活,

下草湾人

(距今约四五万年,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江苏人)

已在这一区域活动。

他们在蜀冈之上打猎,在长江之畔捕鱼,

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70年代在新城龙河地区发现埋葬地下的石器,

如尖状器,砍斫器等都是采集渔猎工具。

表明新石器时期,

这一带的人们就开始

用石锛、石斧、石镰等工具从事种植活动。

用石箭头、石矛头,陶制的网堕等

捕食动物和鱼类。

但年前,由于西部北部冰川大量消融,

长江、黄河、淮河洪水泛滥,

海水沿古长江河道涌入古扬州平原,

狂涛骇浪,淹没了曾经的家园,

此时的古仪征已成为古海湾的一部分。

可以想象,当时蜀冈东边,

是广袤无垠的大海,

而蜀冈之南,则是浩浩汤汤的万里长江。

年前后,海水渐渐退去,

古沙洲“长”起。

仪征市新城镇蜀岗丘陵一带

开始兴起了古“干国”,

由此带来了新城的繁荣。

年南京博物院文物考察队,

在仪六地区进行商周文化考察,

新城范围内就有几处被认定为商周文化遗址如

“磨盘山”(今新城马坝村内),

“永庵”(今新城马坝村内),

“老虎山”(今新城林果村内),

年新城破山口(今郁桥村内)

出土的商周贵族墓葬,

又一次证明了这一带商周时期的繁荣。

年,在仪征市陈集镇丁桥村境内的,

发现了神墩商周古文化遗址,

出土了铜箭镞等大量商周文物,

预示着扬州地区青铜时代的到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by.看仪征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鍖婚櫌鍦ㄥ摢閲?
鍖椾含涓鍖婚櫌鏇濆厜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