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苗圃地如何进行化学除草(一) 1园林苗圃化学除草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在园林苗圃栽培过程中,除草是一项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作。由于人力成本日趋昂贵且效率较低、杂草复发率高,而化学除草不但可以节约用工60%~80%,降低成本40%~80%,还有除草效率高、除草效果较为彻底等明显优势,因此很多地区的植保技术人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始不断地研究、推广林业、苗圃化学除草。普及园林苗圃化学除草技术,适应城市园林建产发展和苗圃科学管理的需要,也逐渐成为当今园林苗圃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一)园林苗圃使用化学除草剂的优势 1、在园林苗圃中使用化学除草技术,技术性强,除草剂使用严格 园林苗圃化学除草是指使用化学除草剂通过喷雾或定向喷雾、涂抹、拌砂封闭等方法,消灭苗圃地杂草的一门实用技术。除草剂的使用,犹如一把双刃剑,作为一门新技术,正确掌据可以除草而不伤苗,不但可以提高除草效率,还能大幅度降低除草成本,反之则会对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如根据除草剂对靶标植物的选择性,可以分为两类:灭生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如百草枯、草甘膦、草胺膦异丙胺盐等几乎对大部分绿色植物都有杀伤力,因此在园林绿地使用时不能喷到园林植物叶片上,而要进行涂抹或定向喷雾。选择性除草剂如大杀禾、高效盖草能、精稳杀得、精禾草克、威霸、拿捕净等仅对禾本科杂草有效,而对禾本科之外的大多数植物种类安全,因此茎叶喷雾安全有效且省工省时。又如在落叶松苗圃用选择性除草剂除草醚,在播种后出苗前或生育期初期时按照推荐用量使用,能有效的杀死杂草,而对苗木安全;用氟乐灵在杨树插条叶全放开后,按照推荐用量进行叶面喷雾,除草效果达90%以上,而对杨树苗却很安全,甚至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等等。 2、化学除草持效时间长 人工除草只能起到暂时的效果,持效期短,多数情况小拔草不除根,随浇水或下雨很快便有新的杂草萌发。而化学除草持效期较长,可达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可以在整个生长季节几乎不用除草。 3、除草剂可与其它农药、化肥混用,可起到除草灭虫、防病追肥的作用 如除草剂敌稗+杀虫剂西维因的不同比例混用,促进杂草体内酶的活性,从而增加了敌稗的药效,使杂草枯干而死,还起到灭虫的作用;在落叶松苗圃进行化学除草,可将除草醚与硫酸铵混用,不但减少工序,节省劳力,而且达到增加除草效果和施肥目的,是苗圃培育壮苗、丰产的措施。 4、使用方便、效果好 一般在苗圃地施药可用喷雾器或洒水车、细眼壶及拌毒土等。以落叶松新播苗床为例,第一次施用圃草封或果尔,第二次施用圃草净或盖草能,就可基本控制杂草的危害,施药作业进度快,除草及时。 5、高效低毒,低残毒,对人畜安全 对于动物来说,几乎所有除草剂的原药是无毒或毒性极低的,因为它的杀灭对象是杂草而不是动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光合作用、干扰植物激素作用、影响植物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所以一般对高等动物的毒性较低。也有一些除草剂品种几乎没有毒性。如当前市场上流通的除草剂种类中,唑嘧磺草胺水分散性粒剂、笨磺隆水分散性粒剂等除草剂的毒性比食盐的毒性还低。 但在把除草剂原药加工成能够溶解于水便于操作使用的制剂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分散剂等某些助剂有一定毒性或毒性较高。如常用的溶剂甲苯、二甲苯对人体有毒等。但有些助剂也几乎没有毒性,如渗透剂氮酮,很多医药的膏剂当中也在使用。这些有毒的助剂往往没有专用的解毒剂,因此在生产除草剂的过程中会加入特定的催吐剂避免误服,如百草枯即如此。 相对于其它农药产品,除草剂的使用量往往较低。如马尾松苗床使用扑草净有效量每亩-克,就可有效地防除杂草。因此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低,大多数除草剂和环境是兼容的。即便有一定残留,也会在短期内逐渐被环境因素、土壤因素降解。 6、减少了苗床的病虫害 有些病虫害就杂草的庇护下传播、蔓延,如毁灭性的五针松疱锈病以茶标子为中间寄主,化学除草能有效的防除中间奇主,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7、降低播种量 化学除草使用技术得当,除草效果好,并保证苗圃全苗,可以降低播种量。如落叶松新播,按规定每亩播6.5公斤,使用除草醚后,每亩可节约种子1.5-2公斤。而人工除草如误农时,杂草的大量滋生易把苗木欺死,播种量要适当加大。 8、保持土壤结构 苗圃常用的除草剂,它在土壤中通过淋溶、土壤吸附、光分解、微生物降解等各个途径,降解较快,土壤物理结构不被破坏,致死的杂草覆盖在土表,具有防风固沙、保墒的作用。 (二)园林苗圃化学除草发展趋势 1、由单一使用除草剂逐渐到混用或交替使用各种除草剂,避免抗性杂草群落的形成 由于长期单一使用一种除草剂,逐步形成了抗性杂草群落,如多年使用除草醚的地块中,菊科、石竹科的杂草大大增加,甚至成为主要优势的危害杂草。利用不同除草剂混用或交替使用,对于不同种类杂草的防除,可以避免一些抗性杂草群落的形成。 2、合理使用除草剂的剂型与方法并不断在生产中得到完善 在土壤处理前可采取灌浇催促杂草萌发,用残效期短的触杀型除草剂消灭杂草幼苗。一般在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可湿性粉剂。在苗期使用颗粒剂或毒土,施用方便,对苗木安全,成效期长。近年来,还有一种纸型除草剂,它是将除草剂浸入纸、同等纤维中制成。特别适用于播种后出苗前使用,施用方便,药物分布均匀,药效持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剂型。 3、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选择性强的除草剂不断地筛选涌现 目前林用除草剂如盖草能、果尔、拿捕净、氟乐灵等,在苗前或苗后使用,只要正确掌握使用技术,对苗木安全,除草效果好,很有发展前途。但我国生产领域流通的除草剂,在苗期使用的药剂种类仍然不多,而被称之为灭生性的除草剂草甘膦、克无踪,在桧柏、油茶、茶树苗圃中,作叶面定向喷洒,使药液不接触幼嫩茎时,对苗木安全,除草效果好,对土壤无残留,在苗圃中应用是很有前途的除草剂,需进一步作研究。 4、对除草剂解毒剂的研究逐步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 目前苗圃一旦出现药害,就没有措施解除,从而使化学除草剂的应用仍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国外已有不同品种的安全剂、解毒剂,经处理后的苗木如果发生中毒,及时喷施可以避免药害。 5、施用技术的研究 最近有些国家推广超低容量施药技术,即在喷雾技术方面作了改进,使雾滴变小,用药浓度提高,在不影响除草效果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用药量降低,大大提高施药效率。 6、对杂草生长习性的研究 根据人们对杂草抗性增长变化的研究,发现很多杂草有两个时期对除草剂敏感。一个是萌发后不久,种子内部养料消耗尽了,但还不能合成足够养分时;另一个是开花结实期。在这两个时期施药,用药量少,效果好,在后一时期用除草剂处理杂草,使杂草种子提前脱落,不能成熟萌发,减少杂草的发展。 2园田杂草种类、分类和危害(一)园林杂草主要种类 园林苗圃中杂草种类很多。报导说,苏联有杂草0多种,其中有种寄生性杂草和种半寄生性杂草。我国的杂草种类据李扬汉教授初步介绍有0多种。据辽宁省调查,全省园田杂草种类约种。据科学院北京植物所调查,北京旱田有杂草种。目前草坪中统计杂草近种,分属45科,属。其中菊科47种;藜科18种;禾本科9种;莎草科16种;石竹科14种;唇形科28种;蔷薇科13种;豆科27种;伞形科12种;蓼科27种;十字花科25种;毛茛科15种;茄科11种;大戟科11种;百合科8种;罂粟科7种;龙胆科7种。 (二)园林杂草的特点 概括起来,园林坪杂草主要具有以下生物学特点; (1)产生大量种子。杂草一生能产生大量种子繁衍后代,如马唐、绿狗尾、灰绿藜、马齿苋在上海地区一年可产生2-3代。一株马唐、马齿苋就可以产生2万-30万粒种子,一株异型莎草、藜、地肤、小飞蓬可产生几万至几十万粒种子。如果草坪中没有很好除草,让杂草开花繁殖,必将留下数亿甚至数十亿粒种子,那么3-5年将很难除尽。 (2)繁殖方式复杂多样。有些杂草不但能产生大量种子,还具有无性繁殖能力。无性繁殖的形式主要有:进行根蘖繁殖的有苣荬菜、小蓟、大蓟、田旋花等;进行根茎繁殖的有狗牙根、牛毛毡、眼子菜等;进行匍匐茎繁殖的有狗牙根、双穗雀稗等;进行块茎繁殖的有水莎草、香附子等;进行须根繁殖的有狼尾草、碱茅等;进行球茎繁殖的有野慈姑等;另外,眼子菜还可以通过鸡爪芽进行繁殖。 (3)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杂草种子易脱落,且具有易于传播的结构或附属物,借助风、水、人、畜、机械等外力可以传播很远,分布很广。 (4)种子具有休眠性,且休眠顺序、时间不一致。 (5)种子寿命长。根据报道,野燕麦、看麦娘、蒲公英、冰草、牛筋草的种子可存活5年;金狗尾、荠菜、狼尾草、苋菜、繁缕的种子可存活10年以上;狗尾草、蓼、马齿苋、龙葵、羊蹄、车前、蓟的种子可存活30年以上;反枝苋、豚草、独行菜等的种子可存活40年以上。 (6)杂草出苗、成熟的不整齐性。大部分杂草出苗不整齐,例如荠菜、小藜、繁缕、婆婆纳等,除最冷的1-2月和最热的7-8月外,一年四季都能出苗、开花;看麦娘、牛繁缕、大巢菜等在上海郊区于9月至翌年2-3月都能出苗,早出苗的于3月中旬开花,晚出苗的至5月下旬还能陆续开花,先后延续2个多月;又如马唐、绿狗尾、马齿苋、牛筋草在上海地区从4月中旬开始出苗,一直延续到9月,先出苗的于6月下旬开花结果,先后相差4个月。即使同株杂草上开花也不整齐,禾本科杂草看麦娘、早熟禾等,穗顶端先开花,随后由上往下逐渐开花,种子成熟约相差1个月。牛繁缕、大巢菜属无限花序,4月中旬开始开花,边开花边结果可延续3-4个月。另外,种子的成熟期不一致,导致其休眠期、萌发期也不一致,这给杂草的防除带来了很大困难。 (7)杂草的竞争力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其吸收光能、水肥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竞争力强,耐干旱的能力也很强。 (三)园林杂草的危害 (1)与园林植物争水、肥、光能等。杂草适应性强,根系庞大,耗费水肥能力极强。 (2)杂草是部分植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如蚜虫、飞虱均可以通过杂草传播病毒病。 (3)增加生产管理成本。 (4)影响人畜健康。如鬼针草的种子容易刺入人的衣服,较难拔掉,刺入皮肤容易发炎;苦荬菜、泽漆的茎中含有丰富的白色汁液,碰断后一旦沾到衣服上很难清洗;蒺藜的种子容易刺伤人的皮肤;豚草(破布草)的花粉可使有些人引起花粉过敏症,使患者出现哮喘、鼻炎、类似荨麻麻疹等症状。 (四)园林杂草的分类 由于杂草种类多,形态各异,加之有些杂草具有拟态性,更增加了杂草识别的困难。为此,简要了解园林苗圃杂草的分类,是认识杂草和防除杂草的前提。可以根据杂草形态、生物学习性、生态学特性,以及研究和防除目的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 1、通常按生物学特性可分为:一年生、越年生和多年生杂草。 一年生杂草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整个生活周期在一年内完成,这类杂草都是种子繁殖,幼苗不能越冬,每年只结实一次。如金狗尾草、藜、苋、苍耳等。越年生或二年生杂草这类杂草需要度过两个完整的夏季才能完成它的生长发育周期。种子繁殖,一般在夏、秋季发芽,以幼苗或根越冬,次年夏秋开花结实,但也有春天发芽,当年开花结实,整个生命周期跨越两个年度。如黄花蒿、益母草等。但也有春天发芽,当年开花、结实,表现为一年生的习性。如荠菜、看麦娘、一年生早熟禾、普通卷耳、宝盖草。多年生杂草多为宿根型杂草,一般在田间生存3年以上,一生中可多次开花结实。这类杂草的越冬芽、根茎、块茎、块根及鳞茎等在土壤中越冬,如眼子菜等。近年来在园田中大量发生,危害严重,而且难以防除。如根茎杂草(问荆等)、根芽杂草(苣荬菜、苦荬菜等)、直根杂草(羊蹄等)、球茎杂草(香附子)。 2、依据杂草对草坪的危害程度和防治的重要性,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重要杂草,指全国或多数省市范围内普遍危害,危害严重的种类,共16种。分别是旱稗、稗草、异型莎草、眼子菜、鸭舌草、雀麦、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香附子、狗牙根、藜、苦荬菜、反枝苋、牛繁缕、白茅。 第二类为主要杂草,指危害范围较广,危害较为严重的杂草种类,共计21种。有水莎草、碎米莎草、野慈姑、节节菜、空心莲子菜、金色狗尾草、双穗雀稗、棒头草、猪殃殃、繁缕、刺儿菜、小藜、凹头苋、马齿苋、大巢菜、大蓟、播娘蒿、荠菜、千金子、细叶千金子、芦草。 第三类为地域性主要杂草,局部危害比较严重。 第四类为次要杂草,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3、根据除草剂的防除对象可以分为禾本科、阔叶杂草和莎草科三大类型杂草 按除草剂防治对象可以把杂草粗略分为三大类型,即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三类杂草的主要区别为: 禾本科杂草:叶片长条形;叶脉平行;茎多有节间,切面为圆形;根为须根系。 阔叶杂草:叶片宽阔;叶脉网纹状;茎切面为圆形或方形;根为直根系,有主根。 莎草科杂草:叶片长条形;叶脉平行;簇生无节间;茎切面为三角形;根为须根系。 (五)各地常见园林杂草 1、园林苗圃常见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识别 (1)马唐(Digitariaadscndns):一年生草本,又称鸡爪草。株高30-60㎝,茎基部倾斜或横卧,着土后节易生根。叶片条状披针形。叶鞘短于茎节,鞘口具毛,叶舌钝圆,膜质。总状花序3-8枚,呈指状排列于穗顶。小穗双行互生于穗轴一侧,颖果。是黄河、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主要杂草。为夏季一年生禾草,春末夏初萌发,生长在温、湿和中度光照、强光照条件下,穗的顶端有指状突起,横向生长竞争性很强。夏末初秋,温度变低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第一次霜冻后死亡。 (2)狗尾草(Stariaviridis)和黄狗尾草(StariaGlauca(L.)P.B.):夏季一年生草本。发芽晚,常与马唐相混淆,但不像马唐那样横向扩展。株高30-60㎝。茎秆直立或基部曲膝,有分枝。叶条形,长5-30㎝,叶鞘松弛,叶舌毛状。近基部叶片上有茸毛,穗黄色,圆柱形为其鉴定特征。 (3)蟋蟀草(Elusinindico):禾本科,夏季一年生草本,又称牛筋草。须根,发达,入土深很难拔除。株高15-60㎝,秆扁,丛生。叶条形,长达15㎝,叶鞘压扁具脊。穗状花序顶生,2-7个分枝呈指状排列于秆顶,小穗成双行紧密着生于压扁穗轴一侧。颖果长1.5㎜,三角状卵形,有明显的波状皱纹。广布于全国各地。它在马唐萌发几周后开始萌发,外观上与马唐相似但颜色较深,中心呈银色,穗呈拉链状,常见于暖温带及更势气候区的板结、排水不良的土壤上。 (4)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一年生草本。株高50-㎝,秆直立或斜生,下部节上还会长出分蘖,无毛。叶条形长可达40㎝,中脉灰白色,叶鞘光滑,无叶耳、叶舌。圆锥花序顶生,直立或垂头,紫褐色,小穗密集于穗轴一侧,有芒。谷粒椭圆形,黄褐色,平滑有光泽。 (5)毒麦(Loliumtmuintum):一年生或越年生检疫性杂草。株高60-㎝,直立,苗期基部微带紫色。叶片线状披针形。无叶耳,叶舌膜质。穗状花序,长10-15㎝,穗轴节间较长,小穗单生,第二颖片较硬,有狭膜质边缘。芒自外稃顶端稍下处伸出,刚直或稍弯。颖果长圆形,与内稃联合,不易脱离。该草原产欧洲,后传入我国。主要随草坪草种子传播。 (6)野燕麦(Avnafatua):一年生草本,又称燕麦草或铃铛。秆直立,光滑。叶片阔条形,叶舌透明膜质。圆锥花序直立而疏散,塔形。小穗柄细长,弯曲下垂,有2-3个小花。外稃质地坚硬,芒从稃稍下方伸出,曲膝,可扭转。颖果纺锤形,被绒毛,腹面有纵沟。是西北、东北、华北等地春季的主要恶性杂草。 (7)看麦娘(Alopcurusaqualis):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直立或基部曲膝。秆单生或丛生。叶线形,灰绿色,叶鞘光滑,叶舌膜质。圆锥花序细圆柱状。颖膜质,外稃与颖近等长,基部中央有一芒,无内稃。花药澄黄色。颖果长椭圆形,约1㎜。是长江流域常见主要杂草。 (8)一年生早熟禾(PoaAnnua.):一年生或多年生,在潮湿遮阴条件下,土壤板结时发生蔓延。生长习性从疏丛型到匍匐型,常在炎热的夏季干枯死亡。整个生长季节都长穗,4、5月份抽穗最多。 (9)棒头草(Polypogonmonsplinsis(L.)Dst.):禾本科,一年生草本,又称稍草。秆丛生,直立或基部曲膝,节上生根。叶条状披针形;叶鞘短于节或稍长,节部稍凹;黑褐色;叶舌抱茎,干膜质。圆锥花序呈穗状生于茎顶。小穗密生穗轴上,灰绿色或略带紫色,有极短的梗,含一花。颖片的芒短于小穗。颖果,椭圆形或纺锤形。主要分布于华东、西南、华南各省等。 2、园林苗圃常见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及识别 (1)狗牙根(Cynodondactylon):多年生旱田杂草,又称拌根草。匍匐根状茎发达,覆盖地面或埋于浅土层,质硬,多分枝,节上生根。株高10-30㎝。叶条形,叶鞘具脊,鞘口常有长柔毛,叶舌短呈小纤毛状。穗状花序呈指状排列于秆顶,小穗侧偏,灰绿色或淡紫色,无柄,呈覆瓦状2形排列于穗轴一侧。颖果。暖季型多年生禾草,常见于暖温带气候区内。 (2)白茅(Impratacylindrica):多年生杂草,又称茅草。根状茎发达,黄白色,有甘汁,节有鳞片和不定根。地上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主脉明显,脊部突出。叶多聚集茎基部,有叶舌,膜质钝尖。圆锥花序,长5-15㎝,小穗长圆形,基部密生白色长丝状柔毛,花药黄色,小穗成熟后自柄上脱落,种子随风飞散。遍部全国。 (3)匍匐冰草(AgropyronRpns):多年生杂草,靠强壮的根茎扩繁,是寒温带气候最严重的杂草,然灰绿,叶耳长而紧扣。 (4)翦股颖(AgrostisPalustris):多年生禾草,通过地上匍匐茎蔓延。 (5)隐子草(MuhlnbrgiaShrbri):匍匐多年生禾草,常分布在暖温带或更暖地区的潮湿、遮阴处。叶片短小、扁平、带有宽的皱折,指向顶端。 (6)毛花雀麦(PaspalumDilatatun):多年生禾草,质地粗糙,靠种子繁殖,热带及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旺盛,喜欢温暖土壤环境,簇状。 (7)芦苇(Phragmits (8)双穗雀稗(Paspalumdistichum)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株高20-60㎝,具根状茎和匍匐茎。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小穗椭圆形,成两行排列于穗轴一侧。颖果椭圆形,贴生于内稃,极不易分离。主要分布于南方等省。 (9)碱茅(Puccinlladistans):禾本科,多年生或越年生杂草。茎秆直立,基部曲膝多分蘖。叶鞘短于节间,光滑无毛,叶舌膜质;叶片窄披针形,暗绿色。圆锥花序展开,每节1-6个细长分枝,平展或上举。颖与外稃顶端钝,有不规则细齿。颖果纺锤形。该草是华北及黄淮海地区的严重杂草。 3、园林苗圃常见阔叶杂草及识别 (1)播娘蒿(Dscurainiansophia):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又称麦蒿。株高30-㎝,茎直立,多分枝,密生灰色绒毛,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背面多毛,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淡黄色。长角果窄条形,果梗长。种子1行,长圆形至卵形,褐色,有细网纹。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四川等。 (2)荠菜(Capsllabursa-pastoris):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有分枝,全株被白色的分枝毛。基生叶丛生,平铺地面,大羽状分裂,裂片有锯齿,叶柄长,抽薹后叶互生。茎生叶不分裂,窄披针形,基部抱茎,有缺刻或锯齿。总状花序多生于枝顶,少生于叶腋。花小,白色,有梗,成十字形排列。果实为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心形,扁平,先端微凹。种子长椭园形,淡褐色。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3)藜(Chnopodiumalbum):藜科,一年生早春性草本,又称灰菜。茎直立,多分枝,有条纹。叶互生,叶形变化大,多为菱、卵形或三角形,先端尖,基部宽楔形,叶缘具不整齐的粗齿,叶背有灰绿色粉粒,叶柄细长。花小、聚合成圆锥花序,排列甚密,顶生或腋生。胞果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种子双凸状,黑色,有光泽。全国各地都有。 (4)少花蒺藜草(CnchrusPaciflorus):夏季一年生草本,常见于稀疏草坪中,尤其在贫瘠砂质土壤上多见。可结出坚硬刺球,常粘到衣服上。 (5)卷茎蓼(Polygonumconvoivuius):蓼科,一年生草本,又称荞麦蔓。茎缠绕、细弱,具分枝。叶互生,多呈圆形或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宽心形,托叶鞘状褐色,无毛。花序顶生或腋生,穗状花序间断状稀疏排列。花稀疏,白色或淡红,苞片淡绿色,边缘白色。花被5深裂,果实稍增大。瘦果三菱形,黑色,无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等。 (6)香薷(Elsholtziaciliata):唇形花科,一年生草本,又称野苏子。株高30-50㎝,茎直立,上部分枝,四棱形,有倒向疏生短软毛。叶对生,有柄,叶片椭圆状或披针形,端锐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两面均被柔毛。轮伞花序,多花,形成偏向一侧顶生假穗状花序。花冠淡紫色,上唇直立,下唇3裂。小坚果近圆形,褐色或黑色。主要分布在东北、青海、内蒙等地。 (7)猪殃殃(Galiumaparin):茜草科,一年蔓生或攀缘草本植物。茎自基部多分枝,茎有四棱,棱上、叶缘及叶被中脉均有倒钩刺。叶4-8片轮生,叶条状倒披针形,近无柄。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疏散,花小,花冠黄绿色,有细梗。小坚果双头状,密生钩状刺。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各省等。 (8)繁缕(Stllariamdia):石竹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鹅肠草。株高10-30㎝。茎直立或平卧,自基部多分枝,下部节上生根,茎的一侧有一行短柔毛。叶对生,卵形,全缘,顶端锐尖,下部叶有长柄,上部叶无柄。花单生于叶腋或排成顶生的聚伞花序,花梗长约3㎜,花白色。硕果卵形或长圆。种子近圆形,稍扁,褐色,密生刺状小突起。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9)大马蓼(Polygonumlapathifolium):蓼科,一年生草本,又称酸模叶蓼。株高20-㎝米,茎直立呈绿色至粉红色,有分枝,光滑无毛,茎节膨大。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大小变化很大,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前期叶片上常有新月形黑斑,全缘。花序圆锥形,顶生或腋生。花淡红色或白色。瘦果卵形,扁平黑褐色,有光泽,全部包于宿存花被内。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陕西等地。 (10)田旋花(Convolvulusarvnsis):旋花科,多年生草本,又称箭叶旋花,小喇叭花。茎细弱,横生或缠绕。叶互生,卵状长圆形或箭形,全缘或3裂,中裂片较长,两侧裂片展开,略尖,叶柄长。花单生于叶腋,花冠漏斗形,粉红色或白色,顶端5浅裂。朔果球形或圆锥形,种子4粒,卵圆形,黑褐色。与田旋花相似的为小旋花,又叫打碗花、兔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11)刺儿菜(Cphalanoplossgtum):菊科,多年生草本,又叫小蓟、刺蓟。有较长的根状茎。株高20-50㎝,茎直立,无毛或有蛛丝状毛。叶互生,无柄,茎生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或有齿裂,边缘有刺,两面有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单生于植株顶端,苞片多层,花管状,紫红色。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褐色,冠毛羽状。该草再生能力强。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12)大巢菜(Viciasativa):豆科。越年生或一年生蔓性草本,又称救荒野豌豆。茎自基部分枝,长25-70㎝,有棱,疏生短绒毛。羽状复叶,有卷须;小叶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截形,凹入,有细尖,基部楔型,两面疏生黄色柔毛;托叶戟形。花1-2朵生于叶腋,花梗短,有黄色疏短毛;花萼钟状,萼齿5,有白色疏短毛;花冠紫红色或红色。荚果条形,扁平。种子近球形。幼苗子叶留土;第一、二羽状复叶有小叶1-2对,长圆形。全国都有分布。 (13)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株高30㎝,光滑无毛,茎直立,有分枝。叶互生,卵状棱形,叶缘有钝齿,叶柄长。穗状花序腋生,雌花生于叶状苞叶内,苞片展开时呈肾形。蒴果小,钝三角形,被粗毛。主要分布于长江及黄河流域中下游、沿海及西南、华南各省区等。 (14)苣荬草(Sonchusbrachyotus):菊科,多年生草本。株高20-50㎝,地上茎直立,常呈紫红色,上部分枝。基生叶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先端钝尖,基部渐窄成柄,叶缘有稀缺刻或浅羽裂,中脉白色,较宽。茎生叶无柄,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在茎顶排成伞房状。苞叶多层,舌状花鲜黄色。瘦果长椭圆形,冠毛白色。全国都有分布。 (15)问荆(Equistumarvns):木贼科,多年生草本。地上茎二型。孢子茎黄褐色,肉质圆柱形,不分枝,鞘大而长,茎顶着生孢子囊穗;营养茎鲜绿色,高15-60㎝,具6-15条纵棱。叶退化,下部联合成鞘,鞘齿三角状披针形、膜质,与鞘筒近等长;分枝轮生,中实,有棱脊3-4条,单一或再分枝。 (16)鸭跖草(Commlina (17)苍耳(Xanthiumsibiricum):菊科,一年生草本,又称老苍子。茎直立粗壮。叶三角状卵形或心形,3条叶脉明显,叶柄长3-11㎝。头状花序单性腋生或顶生,成簇生长;雄花序球形,密生柔毛;雌花序椭圆形,成熟后包在瘦果外的总苞片变硬,颜色由绿变成淡黄或褐色。表面有稀疏钩刺。瘦果,倒卵形。遍部全国各地。主要靠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匍匐茎繁殖。叶片小,多茸毛,深绿,生长致密,与繁缕生长习性相似。是潮湿和板结土壤的指示植物。 (18)反枝苋(Amaranthusrtroflxus):苋科,一年生草本,又称西风谷,野苋。茎粗壮,稍有饨棱,株高20-㎝,多分枝,密生短柔毛。叶互生,有柄,叶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有小尖头,基部楔形,叶全缘或波状缘。叶脉明显突起。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膜质,花白色,有一淡绿色中脉。胞果扁球形,种子倒卵形或近求形,棕黑色。广布于温暖潮湿地区。 (19)马齿苋(Portulacaolraca):马齿苋科,夏季一年生草本,又称马齿菜,晒不死。茎匍匐,多分枝,光滑无毛,绿色或紫红色。单叶互生或对生,叶短圆形或倒卵形,肉质肥厚,无柄,全缘,光滑。花黄色,生于枝顶。蒴果圆锥形,盖裂。种子极多,肾状卵形,黑色,表面有小突起。在温暖、潮湿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在新建草坪上竞争力很强。 (20)葎草(Humulusscandns)桑科,一年生缠绕性草本,又称拉拉秧。茎细弱,藤性,长可达1-6m,六棱形,茎和叶柄密生倒刺。叶对生,掌状5-7深裂,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有硬毛。花单性黄绿色,雌雄异株。雄花序圆锥形,顶生或腋生;雌花近球形、穗状花序,腋生,苞片卵状披针形。瘦果扁球形,淡黄色。分布全国南方各省区及北方南部较暖地带。 (21)凹头苋(Amaranthusascndns):苋科,一年生草本,又称紫苋。全株无毛。茎平卧上升,基部分枝。叶菱状卵形,顶端钝圆而有凹陷,基部宽楔形,全缘,叶柄长。花簇腋生于枝上部,形成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胞果卵形,略扁,不开裂,稍皱缩。种子黑色,有光泽。分布全国各地。 (22)蒲公英(TaraxacumOfficinal)和长叶蒲公英(Plantagolancolata):菊科。多年生种子繁殖,主根长,具有再生能力。叶片尖裂,花浅黄,种子成熟后变白,随风飘移。长叶蒲公英多见于贫瘠、生长不良的草坪上,常与车前子共生。 (23)阔叶车前和车前(PlantagoMajor、PlantagoRuglli):车前草科。多年生,种子繁殖,叶子形成莲座叶丛,指状花轴,直立生长,常见于植株稀疏、肥力低的草坪。 (24)酢浆草(OxalisStricta):酢浆草科。淡绿色,种子繁殖,一年生或多年生,心形叶片,花黄色、5个瓣。一般生长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上。常见于温带气候区内。 (26)扁蓄(PolygonumAvicular):蓼科。生长低矮,一年生,早春发芽生长。阶段不同外观有所不同。幼苗时有细长、暗绿色叶片,互生于有节的茎上。生长后期,叶小,淡绿色,不明显的小白花。长主根,抗干旱。在板结土壤上生长良好,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 (27)皱叶酸模(RumxCrispus):多年生,种子繁殖,肉质主根,叶片大而光滑,边缘卷曲,常生长在潮湿、细质地、肥沃的土壤上。 (28)菊苣(CichoriumIntybus):菊科,又称苦菜。多年生,种子繁殖,肉质粗主根。莲座叶片,浅蓝色花,花梗坚硬。常见于路边、不常修剪、土壤贫瘠的草坪上。 (29)酸模(RumxActoslla):蓼科。丛状多年生,叶片箭形,主根粗,种子及侧枝匍匐茎繁殖。是酸性、低肥力土壤的指示植物,主要分布于温带气候区。 (30)圆叶锦葵(MalvaNglcts):锦葵科。一年或二年生,种子繁殖,主根长,圆叶,明显五裂,花白色,春末始花,后继续开花,是肥沃土壤的指示植物,广泛分布于温带或亚热带地区。 (31)婆婆纳(VronicaSpp.):包括了几种一年和匍匐多年生品种,常在草坪上形成致密斑块。漂亮的蓝花,常用于园林中的装饰植物,一旦侵入草坪,则很难用传统的阔叶除草剂防除。 (32)胜红蓟(Agratumconyzoids.):原产墨西哥,现已广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尤以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更为普遍。菊科一年生杂草。全株稍带紫色,被白色多节长柔毛。茎直立,叶对生,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钝,基部圆形呈宽楔形,边缘有钝圆锯齿,两面被稀疏的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小在茎顶密集排成伞房状;瘦果,黑色。种子繁殖。幼苗除子叶外全株被毛,揉之有臭味;果实随熟随落或随风传播。种子经短期休眠后萌发。 4、园林苗圃中常见的莎草科杂草及识别 (1)异型莎草(Cyprusdifformis):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一年生莎草。秆直立,扁三棱形,黄绿色,质地柔软。叶条形,叶鞘红褐色。聚伞花序,顶端单生多数小穗组成的头状花序,有的辐射枝短缩,形成状如单生的头状花序,淡褐色至黑褐色。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有三棱,浅黄色,有极小的突起。种子(小坚果)繁殖。发芽的最适温度为30-40℃的变温。幼苗淡绿色至黄绿色,基部略带紫色,全体无毛。种子经2-3个月的休眠后即可萌发,一年可以发生两代。 (2)香附子(Cyprusrotundus):世界恶性杂草。我国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也有。多年生莎草,直立草本。根茎横走,先端膨大形成卵形或纺锤形的块茎。块茎坚硬、褐色或黑色,有香味,节上有须根。秆散生、直立,秃净光滑,三棱形。叶基生,狭披针状条形,背部中脉突出,基部叶鞘紫红色。聚伞形花序。小坚果矩圆形或倒卵形,有3棱,暗褐色,有细点。块茎和种子均可繁殖,地下根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块茎繁殖力极强。发芽温度为13-40℃,新生植株长出的根茎和块茎,蔓延生长很快,如只除去地上茎叶,又能迅速长出新苗,故有“回头青”之名。 (3)萤蔺(Scirpusjuncoids):全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多年生莎草。根状茎短,具许多须根。秆圆柱形,基部有2-3个鞘,无叶。苞片1枚,像秆的延长,直立;小穗3-5个聚成头状,卵形,棕色或浅棕色,含多花;鳞片卵形,背面绿色,有1条中肋,两侧棕色,有条纹;小坚果卵形,平凸状,成熟时黑褐色,有光泽。根茎和种子(小坚果)繁殖。北京地区根茎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苗,种子于5月底起发芽,6月间为出苗高峰。 (4)扁秆藨草(Scirpusplaniculmis):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多年生莎草。具匍匐根状茎和块茎。杆三棱柱形,光滑。叶条形扁平,基部具长叶鞘。苞片叶状,1-3枚,比花序长;聚伞花序常成头状;鳞长膜质,螺旋状排列,有疏柔毛,有1脉,顶端撕裂状,具芒。块茎和种子繁殖。种子宽倒卵形,扁平,深棕色至褐色,平滑而有小点,最适温度为20-30℃。 北京的白癜风医院有哪些治白癜风北京最好的医院是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