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唇形科夏枯草属多年生草本,各地别名不同,有夏枯头、古牛草、灯笼草、牿牛岭等。全株入药。 根茎匍匐,在节上生须根。茎高20-30厘米,上升,下部伏地,自基部多分枝,钝四棱形,有浅槽,紫红色,被稀疏的糙毛或近于无毛。茎叶卵状长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长1.5-6两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截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边缘具不明显的波状齿或近于全缘,草质,上面橄榄绿色,具短硬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几无毛,侧脉3-4对,在下面略突出,叶柄长0.7-2.5厘米,自下部向上渐变短;花序下方的一对苞叶似茎叶,近卵圆形,无柄或具不明显的短柄。 轮伞花序密集组成顶生长2-4厘米的穗状花序,每一轮伞花序下承以苞片;苞片宽心形,通常长约7毫米,宽约11毫米,先端具长1-2毫米的骤尖头,脉纹放射状,外面在中部以下沿脉上疏生刚毛,内面无毛,边缘具睫毛,膜质,浅紫色。花萼钟形,连齿长约10毫米,筒长4毫米,倒圆锥形,外面疏生刚毛,二唇形,上唇扁平,宽大,近扁圆形,先端几截平,具3个不明显的短齿,中齿宽大,齿尖均呈刺状微尖,下唇较狭,2深裂,裂片达唇片之半或以下,边缘具缘毛,先端渐尖,尖头微刺状。花冠紫、蓝紫或红紫色,有变种白色,长约13毫米,略超出于萼,冠筒长7毫米,基部宽约1.5毫米,其上向前方膨大,至喉部宽约4毫米,外面无毛,内面约近基部1/3处具鳞毛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近圆形,径约5.5毫米,内凹,多少呈盔状,先端微缺,下唇约为上唇1/2,3裂,中裂片较大,近倒心脏形,先端边缘具流苏状小裂片,侧裂片长圆形,垂向下方,细小。 小坚果黄褐色,长圆状卵珠形,长1.8毫米,宽约0.9毫米,微具沟纹。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夏枯草野外常见,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寒,但以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佳。 本文图片拍摄于杭州迎春南苑。 瀹氭湡鍩硅 鎵撻犱紭璐ㄥ尰鎶ゅ洟闃熶复姹惧缓瀹佺溂绉?濂嬫枟鐨勯潚鏄ユ渶缇庝附闈掑勾鍖诲姟宸ヤ綔鑰呴閲囧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