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份,又名土藿香、猫把、青茎薄荷。 产地 前者习称“广藿香”主产于广东、台湾等地。后者习称“土藿香”,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 1、藿香: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及老茎,先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和匀。 2、藿梗:取老茎,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性状鉴别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0.5-1.5米,四棱形。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轮伞花序多花,花萼管状倒圆锥形。花冠淡紫蓝色,雄蕊伸出花冠,花丝细,扁平,无毛。花柱与雄蕊近等长,丝状,先端相等的2裂。花盘厚环状,子房裂片顶部具绒毛。成熟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毫米,宽约1.1毫米,腹面具棱,先端具短硬毛,褐色,花期6-9月,果期9-11月。 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 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 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呕吐、泄泻、暑湿、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等症。 内服:煎汤6~10g(鲜用加倍),不易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含淑,浸洗,或研末调敷。 暑热及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藿香代茶饮 1藿香10克、佩兰10克,水煎10分钟代茶饮即可。发表解暑,理气和胃。 2三鲜茶:将荷叶、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洗净、切碎,用滚开水冲泡或稍煮代茶饮,每天一剂,能够和中化湿、升清降浊。 3将鲜藿香叶、鲜荷叶各12克(干者减半)用滚开水冲泡,加入少许白糖代茶饮,适用于暑湿感冒。 藿香的故事 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与妹妹霍香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亲后就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平日里,姑嫂相互体贴,每天一起下地,一块儿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见她倦怠乏力,十分难受。霍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您恐怕是中了暑,治这种病不难,咱家的后山上就有能治这种病的香味药草,让我赶快上山去把它采来,早日治愈你的病。”嫂子念小姑年轻,出门不便,劝她别去。霍香却全然不顾,执意进了深山。 霍香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天大黑时才跌跌撞撞回到家里。只见她手里提着一小筐药草,两眼发直,精神萎靡,一进门便扑倒在地,瘫软一团。嫂子连忙下床将她扶坐床上,询问缘由,才知她在采药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了右脚,中了蛇毒。嫂子听后顿时神情紧张,赶紧脱下霍香右脚的鞋袜。只见在霍香的脚面上有两排蛇咬的牙印,右脚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胀变粗了。嫂子一面惊叫,一面抱起霍香的右脚,准备用嘴从伤口处吮吸毒汁。但霍香因怕嫂子中毒,死活不肯。等乡亲们听见嫂子的呼救将郎中找来,却为时已晚。 嫂子用小姑采来的药草治好了病,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埋葬了霍香。为牢记小姑之情,嫂子便把这种有香味的药草亲切地称为“霍香”,并让大家把它种植在房前屋后、地边路旁,以便随时采用。从此“霍香”草的名声越传越广,治好了不少中暑的病人。因为是药草的缘故,人们便在霍字头上加了一个“草”头,将霍香写成了“藿香”。 赞赏 |